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單獨兩孩”成女性求職隱形門檻

“打算生二胎嗎?”對於“單獨”家庭來說, 這個問題似乎已不再新鮮。 然而, 如果女性在求職過程中被問到這個問題, 多少會覺得有點尷尬和無奈。

“單獨兩孩”政策在本市落地已有一年。 該政策實施後, 部分求職女性可能要休兩次產假, 對用人成本精打細算的單位對此可能會有所顧忌, 因此不傾向於招聘女員工, “二胎”可能會成為部分求職女性的“隱形門檻”, 除此之外, 曾是職場上“香餑餑”的已生育一胎的女性, 也面臨著新一輪的職業發展困惑。

求職女性

“是否生二胎”屢被問及

“本來談得好好的, 可用人單位一聽說我可能要生二胎,

Advertisiment
立馬就轉變態度了。 ”筆者前日在某知名大學招聘會現場聽到不少這樣的抱怨。 不少用人單位都會問及女應聘者是否結婚、打算生幾個孩子的問題。

“原以為在碩士期間生完孩子會好找工作, 沒想到現在生‘二胎’也可能被用人單位拒絕。 ”一位80後的女大學畢業生說, 她跑了幾場招聘會, 好幾家用人單位最初對她的實習經歷和能力都比較滿意, 最後招聘企業的負責人問她:“你打算要‘二胎’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 用人單位找出一堆理由將她拒絕。 她歎口氣說:“國家允許生‘二胎’了, 但工作卻又變得難找了。 ”

不僅女大學生求職遇到“隱形門檻”, 在職場打拼幾年已成長為中流砥柱的女員工也面臨著新的困惑——再次生育,

Advertisiment
在她們看來意味著又得“犧牲”一兩年的時間, 升遷之路被阻不說, 還有可能導致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拱手送人。 於是, 她們面臨著比生第一胎更艱難的抉擇:到底是“生”, 還是“升”?

網友“六月冰淩”在網上吐槽, 感覺自己好像被領導“套詞兒”。 “前幾天吃飯的時候, 領導忽然問我, 你家孩子已經四歲了, 有沒有考慮過再生第二個?我想都沒想, 就照實告訴領導, 還在猶豫中。 這兩天, 我們部門的副主管候選人出來了, 我本來是候選人之一的, 可名單上沒有我。 ”

用人單位

盤算兩次產假成本

一家民營房地產企業的招聘主管劉先生向筆者表示, 企業這麼做也有自己的“苦衷”。

“公司去年新招的一名女大學生, 沒幹兩個月懷孕了,

Advertisiment
根本就不能再指望她出去跑業務, 還得‘供著’。 ”他表示, 公司經常需要員工出差, 女員工懷孕後肯定不方便跑了。 等到生孩子, 休產假需要幾個月, 生完孩子後, 心又在孩子身上, 還因為產檢、給孩子注射疫苗等原因頻繁請假, 難免會影響工作。 “所以, 我們現在招聘一般都考慮男性。 即便招女員工, 最好是生過孩子的。 ”

“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後, 也的確影響到了一些企業的用人標準。 一家世界500強汽車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以前招聘都問婚育情況, 下次招聘還得婉轉問問應聘物件是否覺得孩子還需要一個伴兒, 看來以後已婚已育有兩孩的才是優選。 ”

她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般來說, 企業女性員工生第一胎時, 可享受5個多月的產假,

Advertisiment
符合條件的女性員工生二胎時又將獲得3個月的產假, 按照4000元的平均工資加上五險一金的標準, 公司每個月將為因生育斷崗的女性員工投入6500元, 兩次生育附帶的8個月斷崗期將給企業帶來約5萬元的支出。

專家說法

應維護職業女性正當權益

有關專家表示, 就業的性別歧視實際上反映了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追求利益最大化與女性生育成本非社會化的矛盾。 智聯招聘人力資源專家祝女士告訴筆者:“解決女性在職場中因生育問題受到的歧視, 需要用人單位和女性員工自身一起努力, 缺一不可。 ”

一方面, 用人單位要嚴格遵守國家頒佈的《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就業促進法》, 理解、尊重和保護女性權益。

Advertisiment
“女性不只是職場人, 也要承擔家庭的責任。 幫助女員工完成她們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 也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 ”

另一方面, 女性也應該學會運用法律等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與此同時, 女性也應該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做好職業安排, 不讓生孩子對工作造成太大影響。 祝女士認為, 現在很流行的“女漢子”一詞, 體現的是一種新時代女性的形象, 她們敢於擔當、獨立自強, 努力做到在職場上不比男性遜色。

祝女士建議:“如果女性在懷孕前, 做好個人規劃和心理準備, 與用人單位加強溝通, 將工作做好交接, 生育後回到工作崗位儘快重新融入, 儘量減小對工作的影響, 就不必過於擔心調職降薪的風險。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