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性別化”遊戲讓孩子更優秀

人的性別是與生俱來的, 人的性格特質也是如此嗎?男性陽剛, 女性陰柔, 這是先天註定, 還是後天養成?

這對所有的爸爸媽媽們來說, 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孩子的性格特質真的是由性別決定的嗎?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性格?是按照社會的既定性別觀念去引導塑造, 還是任由孩子的天性自由發展?男孩就一定會變成鬍子拉渣的純爺們, 女孩就一定會變成小鳥依人的小女人嗎?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玩耍是每個孩子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你一定經常聽過這段對話:

“我家姑娘可喜歡玩過家家了,

Advertisiment
她最喜歡給芭比娃娃梳妝打扮了!”

“我的兒子最喜歡玩車, 家裡的玩具車都快擺不下了!”

“我跟女兒在一起玩角色扮演時, 她總是把自己想像成一位公主!”

…….

男孩和女孩是天生感興趣的玩具和遊戲就不一樣嗎?

來看看下面兩個有趣的小實驗, 興許你的看法會有所鬆動!

實驗NO 1:桌面遊戲

雖然每一個被試者看到的是同一個嬰兒, 但是一半被告知這是男嬰, 而另一半則被告知這是女嬰。 被試者會聽到隔壁傳來事先錄好的嬰兒哭聲。

結果發現, 假如大人把嬰兒當成女孩, 那就會快點去抱“她”, 也會和“她”有較多互動。 如果大人以為嬰兒是男孩, 則會等待長一點時間才去安撫, 但是會更鼓勵他去探索和運動。

實驗NO 2:玩具選擇

Advertisiment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班杜拉和凱·伯賽在1982年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把兒童分成兩組, 第一組先看錄影, 告訴兒童什麼是男孩子應該玩的玩具, 什麼是女孩子應該玩的玩具。 第二組不看錄影。 然後把各種玩具拿給兒童。

結果第一組的兒童根據性別選擇玩具的比例遠遠高於第二組兒童。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孩子是被社會性別化的!

這兩個實驗十分簡單明瞭的告訴我們:孩子是被社會性別化的!

女孩可不是生來就喜歡洋娃娃, 男孩也不是生來就喜歡車。 孩子在遊戲中試驗成人的角色, 大人在做什麼, 他們就模仿什麼, 大人給予的正面回饋越多, 他們就越偏向於做什麼。

當孩子經常看見媽媽披著長髮、穿著裙子,

Advertisiment
在廚飯裡煮飯時, 她會認為“哦, 原來, 女孩應該是這樣的!”

當父母在女兒剛出生的時候, 在性別偏見的驅使下為她選擇的衣服、玩具甚至是尿布都是粉色時, 女孩在一個滿是洋娃娃、各種漂亮頭飾的粉色公主房長大, 父母也給予她們更多的撫觸與擁抱, 在這樣的環境下, 女孩獲得了安全依戀, 卻少了一個更大、更自由、更獨立的發展空間。

男孩跟女孩不一樣, 父母為男孩選擇玩具時, 會不自覺地買一些汽車、變形金剛、球類給他, 在這樣的環境刺激下, 男孩自然會疏遠那些被認為是女孩子氣的玩具和遊戲。

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中提到“有研究發現, 女孩小時候若是沉浸在女孩子氣的遊戲當中, 她們後來在學校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成績就會低於其他的女生。

Advertisiment
依次類推, 我們也可以推測只玩男孩玩具的男孩, 可能也受到了同樣的局限。 ”

“去性別化”的遊戲, 讓孩子更優秀

男孩和女孩從一出生就開始受到區別對待, 他們不僅是受到不同對待, 而且也受到了不同的限制, 因此無法發揮全部的潛能。 因此, 我們在陪伴玩耍時, 不管玩什麼遊戲, 我們要努力地給男孩更多關懷, 給女孩更多力量。

當然, 這種“去性別化”的遊戲方式, 可不是單純地讓男孩也玩洋洋娃, 讓女孩也玩汽車, 而是在孩子保留自己感興趣的遊戲基礎上, 父母一起加入遊戲, 在這些遊戲中加入一些“去性別化”的元素。

比如, 角色扮演遊戲中, 女孩喜歡扮演成公主,

Advertisiment
而在童話中公主常常是被拯救的“弱者”, 那麼父母可以在遊戲中鼓勵公主也充當一次英雄, 變得更自信、更有力量。

男孩喜歡玩槍戰遊戲, 父母可以加入一起遊戲, 這時候你可以把孩子手中的槍賦予“愛之槍”的意義, 對孩子說:“誰要是被搶打中了, 誰就會愛上打槍的人!”當孩子假模假樣地打了你一槍時, 你不是假裝倒下, 而是反而追上去, 抱住他, 對他說:“你打中我了, 我愛上你了!”這樣, 一個原本有些暴力、對抗的遊戲變成了一個充滿愛與聯結的遊戲。 男孩也會因此獲得更多與人情感交流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 這種“去性別化”的遊戲方式可不是將兩性性別模糊化、讓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而是讓孩子在保持自己的性別同一性(即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的基礎上, 擁有本性別的長處與異性的長處,例如同時具有男性的勇敢、敢於冒險與女性的細心、情感表達。

國內外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長處與優點,自我評價更高,更受歡迎,適應能力更好哦!

小編寄語:家長的引導方式多元一點,孩子的性格特質就會多彩一些。很多事情,其實都與性別無關。

(原標題:孩子到底好哪口 不是由你說了算)

擁有本性別的長處與異性的長處,例如同時具有男性的勇敢、敢於冒險與女性的細心、情感表達。

國內外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長處與優點,自我評價更高,更受歡迎,適應能力更好哦!

小編寄語:家長的引導方式多元一點,孩子的性格特質就會多彩一些。很多事情,其實都與性別無關。

(原標題:孩子到底好哪口 不是由你說了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