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長得非常醜,看起來很凶!”性侵者都長這樣嗎?別誤導孩子了!

性侵者一般都長什麼樣子?

有調查發現, 大部分孩子都認為性侵者長相都十分醜陋, 十分兇狠, 且是無業人員、失戀者、被異性冷落者、心理變態者等。

但有關部門調查統計發現, 85%的兒童性侵害事件都是熟人所為, 比如自己的親人、鄰居、老師、家長的朋友等。 只有15%的是陌生人性侵害兒童的案件。

這兩項調查對比表明, 在孩子印象中的性侵者形象是有誤的, 並且他們對親人、家長的朋友、隔壁鄰居、學校老師等熟人幾乎沒有防範意識。

這就需要家長進行教育, 讓孩子意識到: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是愛他的,

Advertisiment
只有極少數的那一部分人不是。 而在這少數人中, 任何人都可能是性侵者, 不論年齡、職業、生疏關係等。

當然, 孩子不太容易從長相或脾氣等方面去判定一個人是否是性侵者, 但家長可以從小就教會孩子從人的行為上區分好壞接觸方式, 這樣對他分辨性侵有極大説明, 更是預防性侵的第一步。

如何區分“好”和“不好”的接觸

好的接觸是, 通過親吻擁抱表達親密關係, 比如擁抱、拍肩膀、撫摸頭等動作, 都是表達疼愛或鼓勵的動作。

不好的接觸是, 拿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 與孩子隱私部位反復觸摸和摩擦, 同時避開家長視線, 就是不好的接觸。

一旦孩子受到這些觸摸, 就要想辦法離開這個人, 並把事情告訴家長。

這5點,
Advertisiment
家長必須告訴孩子

1. 內衣褲覆蓋的地方是隱私, 不許碰

告訴孩子, 凡是被小內衣小內褲覆蓋住的地方, 都屬於隱私, 絕對不可以對任何陌生人暴露, 也不能讓他們看或摸。

2.不要同異性單獨共處一室

告訴孩子, 不管是你老師、爸媽朋友或是鄰居, 都不要單獨在一個屋子裡, 如果他非要進來, 那就把門打開, 或坐在門口。

3. 你有權隨時反抗, 讓你感到心裡不舒服的異性

告訴孩子, 如果有人讓你感到心裡不舒服, 不需要對他行為背後的意圖進行深究和判斷, 決然拒絕就是, 哪怕他/她是你的長輩、老師或者領導。

4.第一時間將“恐嚇““秘密”告訴家長

告訴孩子, 如果有人說“你告訴爸媽我就讓你上不了學”或“這是我們的秘密, 不要讓爸媽知道”這種話,

Advertisiment
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 同時, 家長平時也要在家裡營造寬鬆的聊天氛圍, 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害怕被家長責備而選擇隱瞞。

5.小年齡需大人接送, 年齡稍大需攜帶口哨

☆從小告誡孩子, 不要偷偷一個人出門。

☆在戶外玩, 不要脫離大人的視線範圍。

☆學齡期的孩子, 如果沒有校車, 最好由家裡大人親自接送。 特殊情況下, 也要選擇結伴而行。

☆避免走僻靜人少的小路。

☆年齡稍大的孩子, 可隨身攜帶口哨或警報器, 遇到緊急情況隨時發出求救信號。

哪些情況表明:你的孩子遭受性侵了

1、隱私部位上出現瘙癢、疼痛等情況

如果孩子外☆禁☆陰部位出現瘙癢、疼痛, 甚至出血情況, 還要求頻繁清洗。 家長一定要耐心、平靜地詢問孩子從何時、何地開始?當時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

Advertisiment

2、突然對“性”有很大的興趣

比如, 說與性、懷孕相關的詞語和話題;用生☆禁☆殖☆禁☆器官名稱爆粗口等。 家長一定要耐心、平靜地詢問孩子:這些是從哪裡學來的?誰教的?怎麼學會的?

3、突然變得不願與人接觸

當然, 有的孩子可能會有相反的表現:語言和行為與異性過於親密。 這裡的異性不排除家人、老師、年齡大的孩子或家庭信任的人。

4、突然情緒化, 做惡夢, 甚至有過激行為

孩子突然變得情緒低落, 常常獨自一個人發呆;突然變得因為一點小事而生氣, 經常爭吵, 打架;突然害怕一個人獨處;時常被噩夢驚醒;經常說自己身體不舒服, 拒絕上學, 拒絕與人接觸;甚至出現自我傷害行為, 比如割腕等。

Advertisiment

孩子遭遇性侵, 家長該怎麼做

1、採取生理救助

如果家長確認了孩子遭遇了性侵害, 應趕緊帶孩子去看醫生, 及時治療性侵犯造成的生理傷害, 檢查是否感染性病;如果說是月經已來潮的女孩, 家長要找婦產科醫生對她採取緊急避孕措施。

2、採取法律救助

對侵害人的毛髮、體液、現場遺留物等證據要及時保留, 以便懲治他們。 在詢問孩子時可能會發現侵害人是熟人、親戚, 此時不要瞻前顧後, 怕傷和氣, 一定要報警並協助抓獲犯罪者。 還要指導孩子如何保護名譽權、隱私權。

3、採取心理救助, 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發生這種事情後, 家長要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作為家長, 你要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不會再受到傷害。這樣能讓孩子少承受一些心理壓力。

4、尊重孩子的意願,避免二次傷害

發生這類事情之後,家長不能情緒崩潰,要擔起保護孩子的責任,不要過分自責。世界上沒有全能的家長,孩子受傷害不全是你的錯,你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5、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加關心孩子

事後,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寬容和關愛,耐心等待並幫助孩子從創傷中恢復。家長還要與老師及時溝通孩子的心理狀況,瞭解和幫助孩子。在孩子轉入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之後,家長要加強對孩子進行預防性侵害的教育,同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避免再次發生傷害孩子身心的事件,例如經常與孩子談心等等。

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不會再受到傷害。這樣能讓孩子少承受一些心理壓力。

4、尊重孩子的意願,避免二次傷害

發生這類事情之後,家長不能情緒崩潰,要擔起保護孩子的責任,不要過分自責。世界上沒有全能的家長,孩子受傷害不全是你的錯,你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5、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加關心孩子

事後,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寬容和關愛,耐心等待並幫助孩子從創傷中恢復。家長還要與老師及時溝通孩子的心理狀況,瞭解和幫助孩子。在孩子轉入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之後,家長要加強對孩子進行預防性侵害的教育,同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避免再次發生傷害孩子身心的事件,例如經常與孩子談心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