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iPad不宜做幼兒玩具

用娛樂功能訓練“綜合能力”

馬女士最近給兩歲的兒子買了台iPad。 她說, iPad既是大人們喜歡的娛樂機, 又是功能齊全的幼兒“早教機”, 可以作為教輔工具。 馬女士下載了一些教育軟體, 讓孩子跟著iPad讀童謠, 翻看圖片, 學認各種水果、交通工具等, 還能借此認字。 “比較新鮮有趣, 他學起來特別快。 ”

此外, iPad的娛樂功能, 也被很多家長用以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 楊女士說, 三歲的兒子特別喜歡一款“切西瓜”遊戲。 “眼要快, 手要快, 還要在高速湧現的物品中, 細心分辨哪是水果、哪是炸彈, 能夠很好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Advertisiment

家長的“攀比心態”在作怪據瞭解, 把iPad當成孩子玩具的年輕家長還不在少數。 不少“80後”的家長透露, 自己上高中後電腦才漸漸普及, 但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步入“電子時代”, 提前“武裝”高端電子產品無可厚非。

幼兒玩具升級高端電子產品, 還與家長的攀比心態有關。 一位媽媽說, 幾千塊錢的東西不算特別昂貴, 她周圍幾個朋友都買了iPad, 只要孩子喜歡, 還能早教, 買買也無妨。 還有的家長認為, 別的孩子都在用高端早教機, 自己的孩子不用, 可能會錯過一些學習知識的機會。 陸女士提出:“別的孩子會用iPad聽音樂、看照片, 偶爾還會在畫板上塗鴉。 自己沒這平臺, 不是落後了嗎?”

視頻早教會影響注意力發展

幼兒玩高端電子產品, 到底好不好?專家從生理發育角度出發,

Advertisiment
不贊同幼兒過早接觸電子玩具。

市教科院早教專家胡育提出, 兩三歲的幼兒視力尚未發育成熟, 平時看電視都要限制時間。 iPad很多畫面都採用明亮的色彩, 視覺刺激過於強烈, 過長時間的注視, 會引發孩子視神經疲勞, 甚至誘發近視。

此外, 過早專注於圖示化的電子產品, 可能會對孩子日後的文字學習造成障礙。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保科主任徐秀明等專家認為, 電子產品是一種視頻早教。 長時間專注地看視頻, 會影響幼兒注意力的發展。 螢幕上資訊瞬間萬變, 觸屏式的操作較快, 往往孩子還來不及想一想, 又進入下一個畫面, “這種沒有‘消化’過程的資訊接收, 就跟成年人不動腦筋看電視是一樣的,

Advertisiment
長此以往, 孩子有可能會失去思考能力。 ”

教育專家普遍認為, 視頻早教屬於人機交流方式, 嬰幼兒在成長發育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必不可少, 否則, 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 易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家長若將高端電子產品當“早教機”, 還應三思而後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