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超不是萬能的,也有無法檢測的疾病!

大家都知道, B超是產檢期間, 必不可少的檢查項目, 但是很多准媽咪抱怨產前時沒有查出寶寶有何異常, 等寶寶出生後才發現這一缺陷。 小編在此為B超“喊喊冤”, B超並不能檢查出胎兒的所有異常發育, 准媽咪們太過於依賴B超的檢查結果。 下面小編就來科普一下B超也無法檢測出來的疾病種類吧!

B超無法檢測胎兒的8大疾病

1. 胎兒先天心臟病

胎兒心臟中的心房中隔以及動靜脈導管都是開著的, 只有在出生之後它們才會逐漸關閉。 所以說雖然出生之後, 是可以非常容易地診斷出心臟病, 但是它是沒辦法在出生前就知道的。

Advertisiment

2. 胎兒先天性代謝異常

現階段嬰兒有很多消化異常的疾病, 比如比較常見的黏多醣症, 這種病症都需要等到寶寶在出生進食之後, 才會漸漸發病。 所以很致死性的消化代謝異常的疾病, 是沒辦法在產前就辨識的, 除非是孕媽媽們有過這種疾病的病史。

3. 胎兒水腦

不少胎兒在懷孕後期, 會出現水腦水腎的情況, 這是無法通過B超檢測出來的。

4. 胎兒全盲

胎兒在肚子裡面的時候, 是沒有直接光線的刺激, 所以他是不會睜開眼睛的, 因此在產前是沒辦法確診出先天全盲, 或者是小眼症的問題。

5. 聽力障礙

胎兒一般在5~6個月大的時候, 他們的聽力就已經有發育了。 但是目前沒有辦法, 在出生前確定胎兒時候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問題。

Advertisiment

6. 胎兒腸胃道阻塞

在懷孕24周以前, 胎兒是有極低的情況出現胃腸道阻塞病變的情況, 這是因為在懷孕初期, 胎兒很少會大口吞進羊水的,而且這種病也是沒辦法提前檢測到的。

7. 胎兒肢(指、趾)端異常

因為胎兒長期處於握拳的狀態, 所以像手腳內外翻、多指、並指、指節缺失等問題, 是沒辦法通過超音波來觀察到的。

8. 胎兒侏儒症

有些胎兒的侏儒症狀, 是沒辦法在早期診斷出來的, 這是因為在胎兒6~7個月大的時候, 他們的骨頭就會逐漸的停止發育。

B超可以檢測出哪些疾病?

(1)病毒感染:特別是在早孕1~2個月的時候, 如在此期間屢次感冒或染有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 常常導致胎兒發育上的缺陷。

Advertisiment

(2)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有些藥物能造成胎兒四肢短小畸形, 還有些藥物會影響胎兒骨骼、牙齒的發育。

(3)夫妻雙方生育年齡較大, 生殖細胞老化, 可導致無腦兒、腦積水胎兒。

(4)近親結合, 往往會造成胎兒的缺陷。

(5)早孕期間接受放射線照射者, 亦有產生胎兒畸形的可能。

懷孕期間都要做哪些檢查呢?孕期檢查時間表

1、12周(三個月)左右做第一次孕檢:

建檔:此時去醫院, 建立孕婦健康手冊”檔案, 以後每次孕檢結果都將記錄在內, 供日後參考。 此次檢査專案主要包括:量體重和血壓;醫生進行問診;B超檢査(主要是聽胎心, 排除宮外孕和計算胎兒大小);驗尿;身體其他各部位的檢查;抽血;檢査子宮大小;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査(主要是對寶寶患唐氏綜合症的可能性進行評估)。

Advertisiment

2、13-16周第二次產檢

唐氏症篩查:從第二次產檢開始, 以後准媽媽每次必須做的基本理性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驗尿;量宮高;腹圍;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及對照上次檢驗報告等。

3、17-20周第三次產檢

基本檢查:此階段主要是做一些常規的基本例行檢查, 但此時做B超可以比較準確的查處胎兒的性別。 此階段孕婦要注意飲食均衡以避免體重增加太多或不足;大部分孕婦這個階段開始容易腿抽筋, 所以一定要及時補充鈣鐵的;為了讓妊娠過程順利一些, 可以開始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體操。

4、21-24周第四次產檢

妊娠糖尿病篩查: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是在孕期第24周做的, 醫院會讓准媽媽先喝下50克的葡萄糖水,

Advertisiment
一小時後以後進行抽血檢査。

中期以後容易出現貧血, 建議多吃含鐵多的食物。 如肝臟、菠菜、葡萄乾、牡蠣、雞蛋等。 同時注意胎動情形, 如果有時間可以詳細記錄次數以供醫護人員參考。

5、25-28周第五次產檢

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德國麻疹:此階段最重要是為准媽媽抽血檢査乙型肝炎、梅毒等。 孕婦在飲食方面要多注意糖分和鹽分的攝取。 同時要多瞭解孕期和生產方面的知識, 並且要隨時注意出血和腹痛的症狀, 以及早的發現緊急性早產等情況。

6、29-32周第六次產檢

下肢水腫、子癇前症的發生、預防早產:孕期28周以後, 醫生會陸續為准媽媽檢査水腫情況。 由於大部分的子癇前症會在孕期28周以後發生, 醫師通常依據准媽媽測量血壓所得到的數值作為依據, 如果測量結果發現准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清況時,准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

另外,准媽媽茌37周前,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併有陰☆禁☆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査。

在懷孕後期,出現低於十分鐘的持續子宮收縮,孕婦就要判別是否是產兆的開始,此時若伴有便意感就可能進入產程階段,孕婦須立刻前往醫院。

7、33-35周第七次產檢

超聲波(B超)檢查,評估胎兒體重:從30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到了孕期35周時,建議准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例如:罹患子癇前症的胎兒,看起來都會較為嬌小),並預估胎兒至足月時的重量。

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准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准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日後需要剖宮生產,或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胎兒難產情形。

此時要開始向醫生諮詢剖宮生產,無痛分娩和丈夫陪產等事項了。瞭解醫院產房,嬰兒房等環境;辦理產假手續,外出時隨身攜帶保健卡或孕婦健康手冊;要做適當的運動,比如走路等。

8、36周第八次產檢

為生產事宜做準備:從36周開始每週檢查一次,並且每次都要做胎兒監視。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當天太匆忙而遺漏。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准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

9、37周第九次產檢

注意胎動:瞭解待產醫院可能提供的東西和自己需要帶的物品,比如保健卡;夫妻身份證,准生證,結婚證,錢等等。瞭解生產的進行情況,並且適當的練習。保持適當的運動,注意飲食,一般為少吃多餐較為合適。

10、38-42周第十次產檢

胎位固定、胎頭下來、準備生產、考慮催生: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准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准媽媽到了42周以後,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產檢前注意事項:

1、第一次產前檢查是准媽媽與醫生分享更多資訊的時候,帶上身份證和准生證,醫生會為你建卡,這是你的孕期體檢檔案。從此,醫生將在上面記錄你所有相關的產檢內容。第一次產檢還要帶上准爸爸一起檢查,醫生還需要瞭解你和他的直系親屬及家族成員的健康情況。

2、肝功能檢查:由於要抽血檢查肝功能,因此要第一次產檢前要空腹。

3、宮高:測量宮高前要排空小便,以免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4、血壓:靜坐半小時後才測量血壓,才能客觀地反映血壓的真實情況。

問:孕婦多久進行一次產前檢查?

答:在確診懷孕後,在停經12周內到相關婦產科機構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並進行第一次產前檢查。孕16—28周為每四周檢查一次,孕28—36周,兩周檢查一次;孕36周以後每週檢查一次,工檢查13次。高齡孕婦應增加檢查次數。

問:產檢費用可以報銷嗎?

答:企業女職工檢查或生育應選擇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符合生育保險報銷條件的由用人單位在女職工產假滿一個月內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生育保險待遇結算。其中符合規定的生育女職工產檢費、生產費等生育醫療費實行定額結算。

問:產前檢查有假期嗎?

答:產假或者產前檢查應當以上班對待。這是法定的,是與上班多長時間沒有關係的。

產檢期間,准媽咪不能一味地依賴B超檢測帶來的結果,其他的孕期檢查項目可以彌補B超這一缺陷。

如果測量結果發現准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清況時,准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

另外,准媽媽茌37周前,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併有陰☆禁☆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査。

在懷孕後期,出現低於十分鐘的持續子宮收縮,孕婦就要判別是否是產兆的開始,此時若伴有便意感就可能進入產程階段,孕婦須立刻前往醫院。

7、33-35周第七次產檢

超聲波(B超)檢查,評估胎兒體重:從30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到了孕期35周時,建議准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例如:罹患子癇前症的胎兒,看起來都會較為嬌小),並預估胎兒至足月時的重量。

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准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准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日後需要剖宮生產,或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胎兒難產情形。

此時要開始向醫生諮詢剖宮生產,無痛分娩和丈夫陪產等事項了。瞭解醫院產房,嬰兒房等環境;辦理產假手續,外出時隨身攜帶保健卡或孕婦健康手冊;要做適當的運動,比如走路等。

8、36周第八次產檢

為生產事宜做準備:從36周開始每週檢查一次,並且每次都要做胎兒監視。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當天太匆忙而遺漏。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准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

9、37周第九次產檢

注意胎動:瞭解待產醫院可能提供的東西和自己需要帶的物品,比如保健卡;夫妻身份證,准生證,結婚證,錢等等。瞭解生產的進行情況,並且適當的練習。保持適當的運動,注意飲食,一般為少吃多餐較為合適。

10、38-42周第十次產檢

胎位固定、胎頭下來、準備生產、考慮催生: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准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准媽媽到了42周以後,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產檢前注意事項:

1、第一次產前檢查是准媽媽與醫生分享更多資訊的時候,帶上身份證和准生證,醫生會為你建卡,這是你的孕期體檢檔案。從此,醫生將在上面記錄你所有相關的產檢內容。第一次產檢還要帶上准爸爸一起檢查,醫生還需要瞭解你和他的直系親屬及家族成員的健康情況。

2、肝功能檢查:由於要抽血檢查肝功能,因此要第一次產檢前要空腹。

3、宮高:測量宮高前要排空小便,以免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4、血壓:靜坐半小時後才測量血壓,才能客觀地反映血壓的真實情況。

問:孕婦多久進行一次產前檢查?

答:在確診懷孕後,在停經12周內到相關婦產科機構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並進行第一次產前檢查。孕16—28周為每四周檢查一次,孕28—36周,兩周檢查一次;孕36周以後每週檢查一次,工檢查13次。高齡孕婦應增加檢查次數。

問:產檢費用可以報銷嗎?

答:企業女職工檢查或生育應選擇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符合生育保險報銷條件的由用人單位在女職工產假滿一個月內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生育保險待遇結算。其中符合規定的生育女職工產檢費、生產費等生育醫療費實行定額結算。

問:產前檢查有假期嗎?

答:產假或者產前檢查應當以上班對待。這是法定的,是與上班多長時間沒有關係的。

產檢期間,准媽咪不能一味地依賴B超檢測帶來的結果,其他的孕期檢查項目可以彌補B超這一缺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