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B發燒護理難 媽咪需補7節課!

應對寶寶感冒發燒, 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這門課也許你已經上了幾年, 可當寶寶又一次發燒時, 你仍可能驚慌失措、手忙腳亂。 說明你應對寶寶發燒這門課仍未過關。 來和我們一起補補課吧。

補課1 寶寶發燒為何會反復?

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遭遇, 白天剛帶寶寶去過醫院, 把溫度降了下來, 可一到晚上寶寶再次發燒, 一家人又手忙腳亂地把寶寶送到醫院。 明明吃了退燒藥, 體溫為何仍會反彈?寶寶發燒是因為體內感染了細菌、病毒, 出現了炎症。 就算寶寶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藥物, 但炎症並不可能立即消失,

Advertisiment
退燒藥也只是暫時將溫度降下來, 當藥效一過體溫會再次上升。 其實這種上升並非壞事, 沈振宇提醒家長, 不要把“發燒”當成敵人, 發燒並不是病, 只是一種症狀。 發燒時寶寶體內白細胞殺傷力會提高, 而細菌和病毒的活力則相應下降, 有利於寶寶的康復。

補課2 寶寶燒到多少攝氏度才需要吃退燒藥?

在一些媽媽論壇上, 經常能看到有媽媽很抓狂地問, “我家寶寶發燒了, 37.8攝氏度, 吃什麼退燒藥好?”其實不是一發燒就需要立即吃退燒藥的。 如果寶寶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 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攝氏度, 首先考慮物理降溫。 比如可以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或用酒精擦拭腋窩、手心、腳心、大腿根處, 都可以幫助寶寶降溫。

Advertisiment
貼個退熱貼, 雖然不能幫助寶寶降溫, 但可以使寶寶感到更舒服。 多給寶寶喝水, 讓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 也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 當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 再考慮使用退燒藥。

補課3 退燒要退到36.5℃才最好嗎?

許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 給寶寶吃了退燒藥後, 一個小時後再量寶寶的體溫, 仍在37攝氏度甚至38攝氏度以上。 有些媽媽會產生疑問, 沒有降到正常體溫, 是否說明退燒不徹底, 仍需再採取措施。 沈振宇解釋, 寶寶退燒, 不一定要退至正常體溫, 退至38攝氏度其實是最理想的。 因為在38攝氏度時, 機體的抗病能力最強, 可以調動自己的免疫力殺死入侵體內的細菌、病毒, 而且這個溫度又不會太高, 讓孩子感覺難受。

補課4 有時吃了退燒藥為何降溫效果不好?

Advertisiment

有的媽媽看到寶寶發燒, 給寶寶吃了退燒藥, 可是體溫並沒有很明顯的變化。 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種。 比如有時退燒藥打開的時間過久, 雖然沒有到保質期, 但藥效已經受到影響。 另外, 幾乎所有的退燒藥都是通過讓寶寶出汗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所以說, 在給寶寶吃退燒藥的時候, 也要讓他多喝水, 退燒效果才好。 如果寶寶不想喝白開水, 喝湯、喝飲料均可, 都可以達到補充水分的效果。

應對寶寶感冒發燒, 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這門課也許你已經上了幾年, 可當寶寶又一次發燒時, 你仍可能驚慌失措、手忙腳亂。 說明你應對寶寶發燒這門課仍未過關。 來和我們一起補補課吧。

補課5 打針退燒是否效果更好?

Advertisiment

在兒科門診中, 經常也可遇到有家長要求醫生開退燒針, 他們會認為打上一針會好得更快, 其實這並非是明智的選擇。 據瞭解, 目前國內臨床中仍在使用的退燒針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不過這些藥在部分發達國家已經禁止使用了, 原因在於它們的退燒效果並不好過口服藥, 但副作用較大。 據沈振宇透露, 他們醫院兒科目前已較少在臨床上使用這類藥物, 除非病人症狀緊急或家長要求。

補課6 哪種情況再帶寶寶去醫院?

對於大多數家庭, 當寶寶人生第一次發燒時, 都要被家長帶著跑三次醫院, 即使是醫生家庭也不能倖免。 沈振宇解答說, 寶寶發燒會反復是正常的, 體溫再次上升並不是再跑到醫院的指征。

Advertisiment
和體溫相比, 家長更需要關注的是寶寶的精神狀態, 具體來說就是吃、睡、玩。 如果寶寶不能進食、不能喝水, 可以到醫院進行補液;如果寶寶睡覺時煩躁不安, 或總是昏昏沉沉, 很疲倦的樣子, 需要及時就醫;小孩子是不會裝病的, 他平時非常愛玩的遊戲或玩具突然不感興趣、無動於衷了, 也提示寶寶的精神狀態不佳, 需要請醫生再次診斷。 此外, 小孩的出疹性疾病較多, 如果發現有新出現的皮疹也要及時就醫。

補課7 體溫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嗎?

當寶寶的體溫超過40攝氏度, 很多家長會擔心寶寶會出現抽搐, 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沈振宇醫生解釋, 5歲以下小兒高熱時, 抽搐的發生率有5%, 就是說100個孩子中可能有5個孩子會出現抽搐。 但並不是體溫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是否抽搐更多的是與寶寶本身的體質有關,如果家族中有癲癇病人,或者寶寶的爸爸媽媽幼時容易高熱抽搐,那寶寶發生抽搐的概率就會比別人大。家長在護理時要格外關注。

但並不是體溫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是否抽搐更多的是與寶寶本身的體質有關,如果家族中有癲癇病人,或者寶寶的爸爸媽媽幼時容易高熱抽搐,那寶寶發生抽搐的概率就會比別人大。家長在護理時要格外關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