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月入園的寶寶,這些事現在就要準備啦

每年9月, 都有一批剛長大的寶寶第一次脫離家長身邊走進幼稚園。 於是這個時候又有粑粑麻麻在興奮憧憬不舍和緊張不知所措。

“寶寶能適應幼稚園嗎”

“沒有家長在, 孩子會不會一臉懵逼”

“寶寶會不會乖乖吃飯, 在外面能不能睡著”

…………

幼稚園生活對寶寶來說, 的確是一個巨大的生活改變(家長:感覺身邊被掏空)。

之前2~3年的每一天, 寶寶幾乎都在自己家裡度過, 身後是圍著自己一個人打轉的麻麻或奶奶外婆。

突然要和老師以及陌生的小朋友相處, 要在陌生的環境裡吃飯喝水睡午覺, 多數寶寶都會懵逼。

Advertisiment

之前已經有很多麻麻跟Mommy說起寶寶剛入園的那幾天, 獨自在家坐立不安, 生怕孩子哪裡不適應。

其實寶寶並沒有想像中脆弱, 他們有自己認知世界的方式和洞開各種環境大門的小方法, 並且常常表現驚人。

作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粑粑麻麻如果在寶寶入園前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孩子會更快更好的融入校園生活並樂在其中。

寶寶的生活準備

1.學習吃飯

幼稚園老師雖然會喂寶寶, 但畢竟孩子多, 老師少, 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寶寶學會自己吃飯很有必要。

讓寶寶坐在飯桌旁, 自己用勺子舀碗裡乘好的飯菜吃, 家長儘量不參與、不幫忙;並在飯後2小時內停止補充點心零食。

PS.有條件的麻麻還可以根據幼稚園用餐時間讓寶寶的腸胃提前適應,

Advertisiment
參考午飯點:11點半~12點 晚飯點:4點半~5點。

2.學習喝水

幼稚園會給孩子準備自己的小杯子, 然後定時倒上水讓他們自己捧著喝。

家長可以提前在家專門買一隻寶寶專用杯, 培養寶寶自己喝水的興趣和習慣, 而不是等著大人舉杯。

3.學習排便

一般一歲半以後, 寶寶就可以訓練大小便了。 麻麻在平時就可以定時讓寶寶排尿、排便。

當然3歲左右的孩子無法準確控制排便, 所以在入園前同時需要教寶寶如果有排便的感覺要及時告訴老師。

4.學會午覺

孩子在幼稚園裡, 吃完午飯一般會睡2個小時左右。 許多小朋友在家裡沒有這個習慣, 或者要哄著才能睡覺。

幼稚園老師可沒有辦法哄到每一個孩子。 因此, 在入園準備中,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

家長的入園鋪墊

1.做好心理準備

父母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 將幼稚園有趣的描述給孩子聽。 全家模仿幼稚園的遊戲、上課情景。 使孩子從內心嚮往幼稚園。

2.入園後, 立刻離開

入園第一天哭鬧再正常不過,家長適當安慰就可以閃人。 孩子看見家長會哭得更厲害以表達不安, 無法理會其他。

3.介紹認識新朋友

家長可利用入園和離園時間, 認識本班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 鼓勵孩子一起玩。 寶寶有了熟悉的玩伴會更樂意上學。

4.放學後早接

剛入園的幼兒特別希望家長早點來接, 孩子容易產生孤獨、失落、甚至有被人遺忘的感覺, 繼而產生恐懼心理, 更怕上幼稚園。

5.談論每日活動

全家人以樂觀的態度關注孩子在幼稚園的活動,

Advertisiment
傾聽寶寶談論在幼稚園的日常;認識的老師、小朋友;共同欣賞孩子帶回來的作品和獎品。

入園的物品準備

書包

帶寶寶一起挑一個可愛的雙肩小包, 表面繡上寶寶名字, 利於老師辨認。

其實對於剛入園的寶寶來說, 書包裡裝什麼無所謂, 每天背著心愛的書包上幼稚園, 寶寶會有一種成就感。

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兩套內褲+外褲裝在小書包裡備用, 這樣孩子在幼稚園尿濕了褲子也不怕。

如果寶寶當天穿了襪子, 那麼再多裝一雙襪子, 原因麻麻都懂得。

鞋子

為寶寶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 因為幼稚園戶外活動較多。 可在鞋子上貼上卡通圖片, 説明他分清左右。

如左鞋貼上猴子的左半臉,

Advertisiment
右鞋貼上猴子的右半臉, 穿對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猴子臉。 這樣特徵明顯的鞋子還能避免寶寶之間穿錯鞋。

毛巾

依然帶著孩子去挑選喜歡的小手帕, 買四五塊輪換用, 任意一角繡上名字, 以便識別。

如果要用作汗巾, 要選擇純棉或純天然親膚透氣的材質, 別問Mommy為什麼知道。

玩具

一般幼稚園都會允許剛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喜歡的玩具。

讓寶寶挑選自己鐘意、體積適中(小於幼兒腦袋, 大於幼兒拳頭)、無尖銳突起、表面光滑柔軟的玩具2~3個, 輪流帶去幼稚園分享。

END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