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個徵兆 胎兒給媽媽發出的求救訊號

聰明胎兒給媽媽的八大求救訊號

細心的媽媽在妊娠過程中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任何小小的徵兆都可能是胎兒發育過年中發給你的求救訊號, 需要媽媽謹慎對待。 通常來說常見的這些前兆如下, 一起隨小編來瞭解一下吧!

徵兆一:腹脹

由於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慢慢長大, 早期妊娠時孕婦的下腹部會感到微微的發脹, 這種狀況大都為正常。 但如果是突如其來的腹部疼痛, 並且是痙攣性的, 這就需要引起重視。 在孕早期, 劇烈的下腹疼痛並伴有陰☆禁☆道出血, 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的預警。 如果是宮外孕,

Advertisiment
腹腔出血會導致一陣一陣如撕裂般的強烈疼痛, 陰☆禁☆道出血;若是先兆流產, 孕婦的腹部會有明顯的下墜感, 腹部疼痛不是很劇烈, 陰☆禁☆道有出血現象。

 
胎兒給媽媽發出的求救訊號

徵兆二:乳☆禁☆房脹感消失

有些媽媽懷孕後會覺得乳☆禁☆房脹痛, 乳☆禁☆頭乳暈部著色加深等, 這是由於懷孕後激素變化引起的, 體內激素刺激乳☆禁☆房發育, 為產後泌乳做準備, 是正常的變化, 不需要擔心。 若乳☆禁☆房脹感消失, 胸罩變寬鬆, 預示可能出現絨毛壞死, 胚胎將死或已死。

徵兆三:過度孕吐

懷孕期(停經1—2個月)一些孕婦出現的食欲減退、噁心、嘔吐稱為“孕吐”。 懷孕3個月後孕吐會自行消失, 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但一些孕婦出現過分劇烈的孕吐就應引起重視了,

Advertisiment
當懷孕出現異常, 造成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過高(最典型的是葡萄胎)孕吐就會增強, 此外, 懷雙胞胎和多胞胎時也比較劇烈。

徵兆四:陰☆禁☆道流血

一旦“見紅”常反映胎盤可能發生了一部分剝離。 隨著孕期的延長, 剝離了一部分的胎盤對胎兒的血供常會不足, 有可能造成胎兒發育遲緩。 當先兆流產造成胎盤剝離達1/3時, 胎兒就會有生命危險了, 當剝離面積達1/2時, 胎兒必死無疑。 但發生宮外孕時也會發生陰☆禁☆道流血。 少見的陰☆禁☆道流血原因還有葡萄胎。

徵兆五:陰☆禁☆道流水

妊娠後期羊膜破裂羊水流出, 這就是陰☆禁☆道流水。 胎兒在12—24個小時左右就誕生到人世。 有時陰☆禁☆道發生流水幾天甚至十幾天胎兒還未降臨人世, 這時胎兒失去了完整的羊膜保護,

Advertisiment
受感染機會較多, 同時臍帶也容易脫垂, 造成胎兒死亡。 因此, 一旦發現陰☆禁☆道流水要立即去醫院另行檢查。

徵兆六:溢乳

有些媽媽在懷孕早期就會有乳汁溢出來, 屬於妊娠期的正常現象。 如果溢乳明顯, 且伴有腹痛或陰☆禁☆道流血等, 這時要提高警惕, 尤其是以前有過不明原因流產史的媽媽更要注意, 有可能是高泌乳素血症。 過高的催乳素水準會抑制下丘腦—垂體的激素分泌, 影響胎盤功能和胎兒發育, 應進行內分泌檢查, 發現異常及時用藥。

徵兆七:胎動異常

大部分孕婦在16-20周開始感覺到胎動。 胎動開始時感覺可能較輕微, 有人可能感覺到像是魚兒的尾巴在擺動。 經產婦由於肚皮較鬆弛, 胎動的感覺會稍晚于初產婦。

Advertisiment
在孕晚期(≥28周), 正常情況下12小時胎動次數至少應該大於30次, 如果發現胎動異常頻繁(突然增加一倍以上)或者胎動減少(較平均次數減少近一半), 12小時少於10次, 就應該注意是否存在胎兒宮內缺氧。 如超過20周仍未自覺胎動, 應該去醫院檢查, 提示寶寶可能存在異常。 若懷孕5個月仍未感到胎動, 或曾有過胎動後又消失, 提示胎兒可能夭折。

 
胎兒給媽媽發出的求救訊號

徵兆八:子宮增大

隨著妊娠的進展, 子宮長出盆腔並逐漸增大, 腹部逐漸隆起。 子宮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寶寶的生長, 定期產檢, 測量宮底高度和腹圍。 如果發現子宮增長較慢或停止增長, 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這可能提示寶寶發育不良、羊水過少,

Advertisiment
甚至胎死宮內。 若子宮增大過快, 則要注意是否存在雙胎妊娠、巨大胎兒或羊水過多等問題。 但應注意宮底高度測量會存在測量誤差, 不同檢查者測量值有差異。 因此進一步的超聲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明確診斷。

徵兆九:肚皮發緊

中期妊娠後孕婦會經常覺得肚皮發緊, 孕婦不覺得腹痛, 但觸摸隆起的肚皮會覺得肚子變硬了, 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 可以自然緩解及消失。 這種現象偶然出現, 也可以一天發生幾次。 這種表現稱為無痛性宮縮, 在正常的孕婦中可以出現。 如果出現有規律的陣發性肚皮發緊, 逐漸加重伴有腹痛, 需要注意和病理性宮縮區別, 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准媽媽在孕期一定要關注任何小的變動, 稍有不慎可能就錯過了寶寶給你的呼救訊號。以上九大徵兆都會給寶寶帶來巨大傷害甚至導致寶寶夭折,親親父母們切勿忽略。

稍有不慎可能就錯過了寶寶給你的呼救訊號。以上九大徵兆都會給寶寶帶來巨大傷害甚至導致寶寶夭折,親親父母們切勿忽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