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個小習慣最傷寶寶耳朵

比起寶寶的眼睛, 小耳朵受到的關注可要少得多。 其實, 寶寶的耳朵是特別敏感而且重要的器官, 生活中稍不注意, 就可能會被傷害到。 呵護好寶寶的耳朵, 以下一些錯誤舉動千萬不要犯。

No.1 感冒時忽視耳朵

感冒是不少寶寶患中耳炎的誘因。 這與寶寶的耳部結構關係很密切。 連接鼻咽部和中耳的通道是咽鼓管, 成人的耳朵位置高, 鼻子位置低, 所以咽鼓管是斜的, 與水準呈30°角, 當患有流感、感冒、發燒等病症時, 病菌不容易上行感染耳朵。 而小寶寶的咽鼓管生長發育還不完全, 非常短, 而且是平的, 病菌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到中耳裡引起發炎。

Advertisiment

特別叮嚀

寶寶感冒後, 治療要積極, 注意清潔鼻腔, 保證呼吸暢通。 如果寶寶鼻塞比較厲害, 建議睡覺時墊高頭部, 這樣積聚於鼻腔內的黏液不至於流到咽鼓管內。 寶寶感冒期間, 應避免坐飛機。 同時還要觀察寶寶的耳朵, 一旦發現寶寶有揪耳朵、摸耳朵等動作, 應儘快帶寶寶就醫。

No.2 異物進耳朵自行處理

耳道異物的發生年齡段多在寶寶2~6歲之間。 經常會有一些調皮的寶寶, 不小心將豌豆、玻璃彈珠, 甚至紐扣、電池這樣危險的小小的物體塞進了耳朵裡。 父母即使及時發現了, 也不可在家給寶寶掏耳朵哦, 非專業的操作會很危險, 可能會把異物推得更深, 從而損傷鼓膜。 正確的做法是趕緊帶寶寶去醫院。

Advertisiment

特別叮嚀

在見到醫生之前, 父母應該確保寶寶進異物的一側耳朵朝下, 比如歪著頭或者側躺著, 避免異物進入得更深。

No.3 喜歡給寶寶掏耳屎

你很喜歡用棉簽幫寶寶掏耳屎?小心, 這樣做很容易傷了寶寶的鼓膜, 而且掏耳屎根本沒必要。 因為只有外耳道的外側1/2部分會產生耳屎, 在正常情況下, 咀嚼、張嘴的動作就能把耳屎排出去, 而且耳屎有殺菌、防止傳染性疾病、保護聽力等種種好處, 因此並不需要刻意説明寶寶清除耳屎。 用棉簽掏耳朵的行為, 很容易將耳屎推到裡面去, 萬一推進去了, 不容易清理, 甚至還可能損傷外耳道皮膚、傷害鼓膜。

如果你實在想幫寶寶清理一下, 就用清水輕輕地清洗一下外耳吧。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的耳屎形成硬塊, 可及時去醫院請醫生幫忙處理。

No.4 迷戀安撫奶嘴

一些父母喜歡讓寶寶含安撫奶嘴, 這種小道具雖然能讓寶寶保持安靜, 但實際上會大大增加寶寶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研究發現, 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到咽鼓管。 無論選用的奶嘴採用了多麼先進的工藝技術, 都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寶寶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特別叮嚀

父母要注意的是, 懲罰不是去掉壞習慣的有效方法, 因為責駡、取笑或處罰會讓寶寶感到不安。 大部分寶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地改掉這種習慣。

No.5 坐飛機不注意保護耳朵

在寶寶身體狀態良好的情況下, 乘坐飛機一般不會對耳朵造成問題。

Advertisiment
但是在寶寶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時候, 最好不要坐飛機。 因為這時候咽鼓管處於一種水腫的狀態, 飛機升降帶來的氣壓變化會加重對耳部的壓迫。

特別叮嚀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氣壓會改變, 可能導致耳鳴, 這會讓寶寶感到不安。 吞咽有助於重新平衡氣壓, 因此可以讓寶寶吃母乳、奶瓶、安撫奶嘴, 甚至可以吮吸你的手指, 來緩解這種不適感。

No.6 不注意睡姿

建議平時多讓寶寶採用仰臥或側臥的睡姿, 這樣做除了能防止寶寶發生意外, 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減少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資料統計顯示:採用這兩種睡姿的寶寶中耳炎感染率降低了1/3。 這是因為仰臥和側臥的睡姿可以增加寶寶睡覺時的吞咽動作, 從而促進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

Advertisiment
降低病菌存留的機會, 從而遠離中耳炎。

特別叮嚀

一旦寶寶不幸感染了中耳炎, 儘量讓他側睡, 尤其是流膿時期, 這樣可以避免流膿積存, 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No.7 餵奶姿勢太隨意

橫抱著寶寶吃奶, 或者讓寶寶平躺著吃奶, 吃奶的過程中奶瓶口開得過大、奶瓶豎得過直, 等等, 這些做法都很容易造成寶寶嗆奶, 使乳汁沿著咽鼓管流入中耳, 從而誘發中耳炎。

特別叮嚀

坐著餵奶時, 建議將寶寶斜抱在懷中, 寶寶上半身靠著的那一條腿可以用小凳子墊高些, 好讓寶寶成半坐位。 媽媽側躺著餵奶時, 記得要用手臂將寶寶的頭部和上身抬高。

No.8 無視二手煙的危害

研究顯示, 足夠的證據表明, 父母及家人吸煙與兒童患耳炎關聯密切。 吸入二手煙會使中耳炎的感染率增加19%,每年世界上因二手煙而患上中耳炎的寶寶多達120萬。這是因為香煙的氣味會刺激寶寶嬌嫩的鼻腔和咽喉,使病菌更容易在這兩個部位存活繁殖,從而降低抵抗力。一旦病菌進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

特別叮嚀

如果爸爸有吸煙的嗜好,現在有一個最好的戒煙理由了,趕緊行動吧!

No.9 讓寶寶長時間戴耳機

有的父母喜歡給寶寶戴耳機聽音樂。殊不知,寶寶的年齡比較小,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話,對於寶寶的聽力是有損害的。另外,耳機的耳塞塞到耳朵裡面,聲音直接刺激鼓膜,時間長了,鼓膜很容易疲勞,也容易造成聽力下降。

特別叮嚀

儘量少給寶寶聽刺激性的聲音,在讓寶寶聽音樂、聽故事的時候,最好還是採用外放的方式,音量不宜過大。

及時揪出中耳炎的信號

中耳炎很容易被忽略,它的症狀主要是耳朵痛,可小寶寶大多不會表達,只能通過哭鬧、抓耳、搖頭來表示,導致父母弄不明白寶寶到底是哪裡不舒服。其實,除了耳朵痛,中耳炎還有其他症狀:感冒發燒,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耳朵化膿,如果寶寶耳朵中流出黃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跡的液體,那麼肯定是患上中耳炎了;聽力障礙,如果液體大量存留在寶寶中耳部位,可能給寶寶造成暫時性的聽力障礙,如果你發現寶寶應答遲鈍或喜歡把電視音量開得大大的,要及時帶他就醫。

吸入二手煙會使中耳炎的感染率增加19%,每年世界上因二手煙而患上中耳炎的寶寶多達120萬。這是因為香煙的氣味會刺激寶寶嬌嫩的鼻腔和咽喉,使病菌更容易在這兩個部位存活繁殖,從而降低抵抗力。一旦病菌進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

特別叮嚀

如果爸爸有吸煙的嗜好,現在有一個最好的戒煙理由了,趕緊行動吧!

No.9 讓寶寶長時間戴耳機

有的父母喜歡給寶寶戴耳機聽音樂。殊不知,寶寶的年齡比較小,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話,對於寶寶的聽力是有損害的。另外,耳機的耳塞塞到耳朵裡面,聲音直接刺激鼓膜,時間長了,鼓膜很容易疲勞,也容易造成聽力下降。

特別叮嚀

儘量少給寶寶聽刺激性的聲音,在讓寶寶聽音樂、聽故事的時候,最好還是採用外放的方式,音量不宜過大。

及時揪出中耳炎的信號

中耳炎很容易被忽略,它的症狀主要是耳朵痛,可小寶寶大多不會表達,只能通過哭鬧、抓耳、搖頭來表示,導致父母弄不明白寶寶到底是哪裡不舒服。其實,除了耳朵痛,中耳炎還有其他症狀:感冒發燒,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耳朵化膿,如果寶寶耳朵中流出黃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跡的液體,那麼肯定是患上中耳炎了;聽力障礙,如果液體大量存留在寶寶中耳部位,可能給寶寶造成暫時性的聽力障礙,如果你發現寶寶應答遲鈍或喜歡把電視音量開得大大的,要及時帶他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