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9個月寶寶智力開發遊戲

看畫冊

遊戲目的:

發展寶寶的記憶能力。

遊戲步驟:

1. 準備色彩單一, 顏色鮮豔的畫冊幾本。

2. 把寶寶抱在膝蓋上面。

3. 拿出準備好的畫冊, 對畫冊進行說明。

4. 翻書時, 應該用“哦, 下面會出現什麼呢?”等方式刺激寶寶的好奇心。

遊戲互動:

媽媽在抱著寶寶看書時, 用簡單句說明, 這樣寶寶更容易掌握。 比如:“我們家有這個嗎?這個在哪呢?寶寶非常喜歡是不是啊?”等等與寶寶有關的問題。 然後引導寶寶一一回答這些問題, 幫助寶寶回憶, 加強記憶, 如果家裡有畫冊上的實物, 拿出來給寶寶, 寶寶會更開心。

溫馨提示

遊戲可以促進寶寶記憶能力的發展。

Advertisiment
在遊戲中往往重複地反映寶寶經歷過的事件, 從而加深其對事件的理解, 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

和小鴨鴨躲貓貓

遊戲目的:

發展寶寶由部分推斷整體的初步思維能力。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隻橡皮小鴨子, 最好是黃色的小鴨子。

2. 家長和寶寶一直在床上玩小鴨子玩具。 趁寶寶不注意時家長把小鴨子藏在被子或枕頭下面。

3. 故意露出小鴨子的頭或腳, 問寶寶:“小鴨子呢?”指引寶寶尋找小鴨子。

4. 如果寶寶即使看見了小鴨子的一隻腳也不知道這就是小鴨子, 家長可以指著那只腳問寶寶這是什麼?並建議寶寶:“拉出來看看。 ”

5. 在家長的幫助下, 寶寶終於拿到了小鴨子。 這時家長要及時稱讚寶寶。

遊戲互動:

Advertisiment

寶寶看到小鴨子突然不見了會很困惑, 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人要引導寶寶的思維, 並且臉上表情不要過於驚奇, 還要適當地帶著微笑, 給寶寶以安撫。 寶寶會根據大人的引導找到小鴨子。 這個時候大人再把小鴨子藏起來, 寶寶就可以根據一條腿來找到小鴨子了。 寶寶喜歡掌控物體的感覺, 所以, 寶寶通常會催促你再次把小鴨子藏起來。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用毛巾蓋住整個小鴨子, 讓寶寶根據鼓起的毛巾找到被蓋住的玩具。

溫馨提示

由部分而知整體是推斷的結果。 對寶寶而言, 這是思維發展的一個飛躍。 這樣的遊戲應該經常做。 做遊戲過程中大人要注意, 不要讓寶寶把找到的玩具放到嘴裡。

哪個是大肚子

遊戲目的:

Advertisiment

通過寶寶自己的視覺和操作, 讓寶寶體會物品的大小概念以及認知物體的差異性。

遊戲步驟:

1. 套杯三個(大、中、小)。

2. 先讓寶寶看到套疊在一起的杯子, 然後一個一個拿出來, 排成一排。

3. 也可以用大小套的塑膠盒、硬紙盒(圓形、方形都可以), 讓寶寶接觸大小套的玩具。 按大小放進去, 又變成一個重疊起來的杯子。 讓寶寶去拿取, 協助寶寶拿出來、放進去。

遊戲互動:

寶寶看到三個杯子隨著他的移動而變成一個, 他會感到很新奇和興奮。 大人這個時

候也要表現得很驚奇, 鼓勵寶寶自己去發現杯子大小的差異。 大人可以把這個遊戲重複幾遍, 寶寶如果不懂, 他會主動讓你再次做這個遊戲。 當然, 如果寶寶已經明白了, 大人就要退出遊戲,

Advertisiment
以寶寶為主, 讓寶寶親自做幾次, 並讓寶寶能夠熟練地玩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無論何時, 玩具的安全性應該是家長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除了去玩、去看、去聽, 他還會去聞一聞, 甚至還經常把玩具放到嘴裡咬一咬, 使勁敲打一下, 所以要求玩具不能存在安全隱患。 顏料容易脫落的玩具, 或者邊角有鋒利毛刺的玩具, 不適合寶寶。

大力士找餅乾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的觀察能力, 同時讓寶寶體會努力之後獲得食物的快樂。

遊戲步驟:

1. 準備好小餅乾, 如磨牙小餅乾(寶寶吃過的牌子)。

2. 大人先張開手掌, 讓寶寶看到手心裡有一塊小小餅乾。

3. 當著寶寶的面把手輕輕握起來, 手心向上伸到寶寶面前,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的小手來拿。

4. 協助寶寶去摳和掰動大人的手指, 找出餅乾。 表揚寶寶是大力士, 用餅乾獎勵寶寶。

遊戲互動:

有時寶寶的反應比較慢, 大人可以把握餅乾的速度放慢, 或者多做幾次。 寶寶明白之後就會自動去掰開大人的手。 剛開始不要讓寶寶得逞, 要讓寶寶多做幾次努力, 然後再把餅乾給他。 寶寶拿到餅乾後會很高興, 大人要及時鼓勵他。 大人的鼓勵是寶寶最好的動力, 寶寶在吃完後, 會滿懷期望地看著你。 這個時候再換另一隻手, 做同樣的遊戲。 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 讓寶寶掰開並獲得。

溫馨提示

主要是引起寶寶的興趣, 如果寶寶不感興趣則要換成寶寶喜歡的其他東西。 寶寶掰手時, 不要太容易讓他掰開, 否則會讓寶寶沒有成就感。

抓起來放下去

遊戲目的:

培養寶寶手的靈活性以及拿取物體的準確性。

遊戲步驟:

1. 準備小餅乾和紅棗若干,大碗一個。

2. 把小餅乾和紅棗放在碗裡,讓寶寶去抓。

3. 慢慢減少餅乾和紅棗的數量,讓寶寶準確地去抓。

4. 再訓練寶寶將抓到的東西放下,讓寶寶從無意識的鬆手到有意識地放下。

遊戲互動:

寶寶剛開始只是無意識地抓取東西。大人要想讓寶寶注意到這個動作,就要不斷地做出驚奇開心的表情,這樣寶寶才會探索你為什麼會高興,從而慢慢注意到自己的抓取動作。然後寶寶會對抓到東西的感覺做出反應,大人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寶寶哪個是餅乾,哪個是紅棗。鼓勵寶寶多做幾次這個遊戲,讓寶寶的抓取動作更熟練。

溫馨提示

“快樂”是遊戲的第一要務。不要讓寶寶為了學習而遊戲,更不要強迫他們玩不喜歡的遊戲。玩耍要自然,只要快樂就好!寶寶成功時應多鼓勵,失敗時要為他多創造練習的機會,不應操之過急。

搖搖晃晃真好聽

遊戲目的:

尋找被移出視線範圍的物體。這一時期的寶寶大腦中正形成一種概念:即使看不見的物體,它也仍然存在。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個鈴鐺、一個撥浪鼓和兩把湯匙。

2. 把這三樣東西都放進一個紙袋裡。

3. 搖晃紙袋子使其發出聲音,再將袋子交給寶寶,讓他去搖晃翻弄。

遊戲互動:

當寶寶碰到紙袋時,紙袋會發出聲音。這時寶寶的表情也不一樣。有的寶寶會好奇,有的寶寶則會害怕地丟掉袋子。大人要露出非常興奮的表情,拿起袋子搖晃幾下,然後遞給寶寶,說:“搖搖看看,響不響?”當寶寶瞭解到這個袋子並沒有危險時,就會非常好奇地要打開袋子。大人要阻止寶寶撕扯袋子。讓寶寶看大人是怎樣把東西拿出來的,然後再把袋子給寶寶,寶寶就會非常高興地搖晃袋子。

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因弄不出聲音而變得急躁,大人要及時幫助他。不要總讓寶寶著急,否則他以後就不會再喜歡這種遊戲了。

小刷子真舒服

遊戲目的:

這個小遊戲有利於寶寶觸覺系統的發育。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把顏料刷或者大號的油畫筆(超市里就能買到)。要注意品質,不要買容易掉

毛的。

2. 遊戲應該在家裡的床上或者地板(最好有軟墊)上進行。

3. 室內溫度要舒適,因為要和寶寶肌膚接觸的。寶寶不能穿太多。首先把寶寶抱在懷裡,遊戲先從寶寶的腳趾頭開始。用顏料刷輕輕地刷寶寶的腳趾頭,一邊刷一邊唱兒歌。也可以一邊刷一邊告訴寶寶“這是寶寶的腳趾頭”之類。

遊戲互動:

當刷子剛剛接觸寶寶的皮膚時,寶寶會很驚訝。這個時候大人要在寶寶哭泣之前,給寶寶一個大笑臉,告訴寶寶這樣很舒服,沒有危險。然後等寶寶表情柔和後,再用刷子繼續刷。寶寶如果感到很舒服,大人可以繼續輕刷寶寶的腳心、腳背。如果寶寶很開心,就可以繼續向上刷,比如刷寶寶的小臉頰、手指、手心、手背以及前胸、後背。

溫馨提示

關鍵點是要一邊刷一邊和寶寶對話或者唱歌,讓他感受歡快的氛圍,真正互動起來。刷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傷害到寶寶。同時也要注意室溫,不要讓寶寶著涼了。

盒盒裡面缺什麼

遊戲目的:

增強寶寶記憶力,滿足寶寶好奇心。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個小盒子及小鏡子、項圈、鈴鐺等各種顏色的小玩具。

2. 把小玩具放到小盒子裡。

3. 打開小盒子讓寶寶觀察裡面的東西。

4. 把盒子裡的東西更換一下,問寶寶缺少什麼,多出什麼。然後告訴寶寶答案。

遊戲互動:

寶寶第一次看到色彩斑斕的東西聚集在盒子裡會很興奮。大人要及時告訴寶寶裡面都有什麼,然後把東西換掉後,再次讓寶寶觀察。寶寶也許不能很清楚地分出來,大人這個時候要告訴寶寶什麼東西變成了什麼東西。如此反復幾次,寶寶的記憶力就會有所增強,會迫不及待地讓你繼續更換東西。他對這個遊戲已經產生了興趣。

溫馨提示

記得每次都要給寶寶提示,告訴寶寶小盒裡東西的名稱,並且提示寶寶每次少了什麼東西。

我是投籃高手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視覺搜尋能力和手部操作能力,讓寶寶知道因果關係。

遊戲步驟:

1. 準備洗淨的飲料紙盒數個、小型安全玩具數種、膠帶等。

2. 媽媽先把紙盒上下挖空,以膠帶固定在牆面上,高度要與寶寶坐下時鼻子的高度平齊。

3. 媽媽示範把小玩具分別丟進各紙盒中。

4. 然後媽媽抱著寶寶坐在紙盒前面,讓寶寶自己丟。寶寶總是丟不進去的話,媽媽握著寶寶的手,把小玩具丟進去。

遊戲互動:

寶寶見到玩具被丟到紙盒裡會感到非常驚奇,媽媽這個時候要及時做詳細解釋,或者讓寶寶看看紙盒,然後站著把玩具放進紙盒,觀察玩具掉落,讓寶寶明白因果關係。玩具落下時,可加上好玩的音效(如“哇”),以達到誇張的效果。這會讓寶寶感受到你的興奮。寶寶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也會很開心。然後重複做這個遊戲,滿足寶寶的好奇心。這個時候的寶寶會有一種掌握規律的感覺,會更喜歡玩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玩具掉落後,大人可協助寶寶撿回來再丟。如果寶寶總是投不中會很著急,這個時候大人要給予適當的幫助,不然以後寶寶就會討厭玩這種遊戲。

小小套環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的抓握動作,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遊戲步驟:

1. 準備3 個套環玩具。

2. 大人先在寶寶面前將套環一個一個取下,再一個一個套上去。

3. 然後將套環拿給寶寶,讓寶寶用手去抓握套環。當寶寶抓住時,大人可移動軸心幫寶寶套進去。

4. 再讓寶寶去抓握另一個,將套環一個一個套進去。

遊戲互動:

當寶寶看到套環時感到很奇怪。這個時候,大人可以幫助寶寶把套環套進軸心,寶寶就會知道這個套環應該這樣玩。大人再給寶寶一個套環,看看寶寶是否知道去套軸心。把這個遊戲重複幾次,寶寶就會知道怎麼玩了。當套環套進軸心時,大人要給寶寶表揚和鼓勵。讓寶寶爭取不在大人的幫助下把套環套進軸心。

溫馨提示

寶寶每做一次,大人都要拍手鼓勵。儘管每次活動都是在大人的協助下完成的,但也能讓寶寶感到快樂。

氣球跳跳跳

遊戲目的:

使寶寶更好地理解因果關係。

遊戲步驟:

1. 準備好幾個紅色的氣球。

2. 將寶寶放在一個長桌子上,與你面對面。

3. 吹起一個氣球,然後用手輕輕拍拍它,告訴寶寶,這就叫拍氣球。

4. 然後把氣球給寶寶,讓他學著拍。

遊戲互動:

寶寶見到你吹起一個氣球時,會很好奇。這個時候你把氣球輕輕地拍幾下,寶寶就會知道這個氣球是用來拍的。當把氣球拍給寶寶時,寶寶會有些無措或者會直接撲上去。大人要誘導寶寶“像媽媽這樣拍拍”,拿著寶寶的小手讓他拍幾下,然後讓寶寶自己拍。大人見到寶寶努力拍的時候,要給寶寶鼓勵和讚美。如果寶寶做不好,就要反復做這一動作,直至寶寶會模仿為止。

溫馨提示

不要把氣球吹得太鼓,避免氣球被拍破時的聲響嚇到寶寶。最好選擇小的、彈性很好的氣球。

鈴兒響叮噹

遊戲目的:

鈴兒的響聲會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有助於他探索因果關係。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個可以鬆緊的腕套和一個小鈴鐺。

2. 在一個腕套上套一個小鈴鐺,然後將腕套套在寶寶的手腕上。

3. 讓寶寶搖鈴發出聲音,並且幫助寶寶揮動手臂。

4. 唱兒歌,兒歌的節奏會讓寶寶更加容易掌握搖鈴鐺的節奏。

遊戲互動:

當把腕套套到寶寶手腕上時,寶寶會感到很奇怪。這個時候大人可以幫助寶寶搖搖手腕。聽到鈴聲響起來,大人做出仔細聆聽的樣子,寶寶就會知道要搖動手腕聽聲音。大人趁寶寶搖鈴的時候唱兒歌。鈴聲和兒歌的節奏相和,這會讓寶寶感到很興奮。

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不喜歡手腕上有東西就不要強求。可以換成別的玩法。如果寶寶不高興,那遊戲效果就沒有了。

寶寶分顏色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觀察模仿的能力,增強寶寶的視覺感知力和運動協調性。訓練寶寶手與上肢的運動能力。

遊戲步驟:

1. 準備好一堆塑膠球,一部分紅色,一部分黃色。再準備兩個紙盒子,一個紅色,一個黃色。

2. 遊戲需要爸爸、媽媽和寶寶共同參與。爸爸獨自坐在一邊,媽媽摟著寶寶坐在相對的另一邊。爸爸和媽媽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 米左右。

3. 在爸爸的面前放黃色的盒子,在媽媽和寶寶的面前放紅色的盒子。在中間放上紅色和黃色的小球。

4. 由爸爸先做示範,爸爸走到中間,拿起球,把紅色的小球放進紅色的盒子裡,把黃色的小球放進黃色的盒子裡。

5. 然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讓寶寶來做。最初寶寶不熟練,但多做幾次就可以讓寶寶獨自進行了。

遊戲互動:

寶寶剛開始見到爸爸把球放進盒子裡不知道什麼意思,媽媽這個時候可以握著寶寶的手來做一遍,讓寶寶產生模仿的思維。然後爸爸觀察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很迷惑就要重複幾遍動作。如果寶寶開始驚奇和興奮,媽媽則要幫助寶寶把小球分別放進兩個盒子裡,然後稱讚寶寶聰明。這樣,寶寶就會愛上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盒子要大,特別是盒口一定要大,便於寶寶把彩球投進去。示範動作一定要仔細、緩慢,讓寶寶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寶寶動作發展較好,可將寶寶放在爸爸媽媽的中間,移近盒子的距離,讓寶寶把相同顏色的彩球扔進相同顏色的盒子裡。

哪個繩子是對的

遊戲目的:

通過抓拉動作發展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初步培養寶寶的判斷力。

遊戲步驟:

1. 成人抱寶寶坐在桌邊,桌上放一根系有玩具的繩子,繩子另一端放在寶寶伸手可以觸摸到的地方。

2. 讓寶寶伸手去拉繩子,並教他學習朝自己的方向拉繩,直到拿到玩具為止。

3. 當寶寶熟練拉繩後,可在桌上再放一根沒有玩具的繩,讓寶寶去辨別拉哪一根繩才能得到玩具。

4. 熟練之後,再將塑膠杯內放一個塑膠娃娃,將一根繩子穿過杯柄,並將繩子兩端放在寶寶面前。

5. 觀察寶寶是否會用兩手拉繩子。若用以往遊戲的經驗拉一根繩的一端,就不能得到玩具。

6. 失敗後家長握著寶寶兩手,使寶寶明白同時拉繩的兩端,才能把杯子拉到自己跟前,拿到玩具。

遊戲互動:

寶寶第一次拉繩只是無意識的動作,但是被拉過來的玩具會引發寶寶的好奇心。大人這時可以讓寶寶把這個動作多做幾遍,寶寶會很喜歡這個遊戲的。當變化遊戲規則後,寶寶不能拿到玩具就會產生挫敗感和焦慮感。大人要及時幫助寶寶得到玩具,並對寶寶做出非常高興的樣子。寶寶會隨著大人的表情而改變心情。當寶寶拿到杯子時,可以將裡面的娃娃拿出來給他玩,以示鼓勵。

溫馨提示

繩子上系的玩具可以時常更換,每次當他拿玩具時要告訴他玩具的名稱。注意寶寶的情緒,不要讓他不高興。

否則會讓寶寶沒有成就感。

抓起來放下去

遊戲目的:

培養寶寶手的靈活性以及拿取物體的準確性。

遊戲步驟:

1. 準備小餅乾和紅棗若干,大碗一個。

2. 把小餅乾和紅棗放在碗裡,讓寶寶去抓。

3. 慢慢減少餅乾和紅棗的數量,讓寶寶準確地去抓。

4. 再訓練寶寶將抓到的東西放下,讓寶寶從無意識的鬆手到有意識地放下。

遊戲互動:

寶寶剛開始只是無意識地抓取東西。大人要想讓寶寶注意到這個動作,就要不斷地做出驚奇開心的表情,這樣寶寶才會探索你為什麼會高興,從而慢慢注意到自己的抓取動作。然後寶寶會對抓到東西的感覺做出反應,大人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寶寶哪個是餅乾,哪個是紅棗。鼓勵寶寶多做幾次這個遊戲,讓寶寶的抓取動作更熟練。

溫馨提示

“快樂”是遊戲的第一要務。不要讓寶寶為了學習而遊戲,更不要強迫他們玩不喜歡的遊戲。玩耍要自然,只要快樂就好!寶寶成功時應多鼓勵,失敗時要為他多創造練習的機會,不應操之過急。

搖搖晃晃真好聽

遊戲目的:

尋找被移出視線範圍的物體。這一時期的寶寶大腦中正形成一種概念:即使看不見的物體,它也仍然存在。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個鈴鐺、一個撥浪鼓和兩把湯匙。

2. 把這三樣東西都放進一個紙袋裡。

3. 搖晃紙袋子使其發出聲音,再將袋子交給寶寶,讓他去搖晃翻弄。

遊戲互動:

當寶寶碰到紙袋時,紙袋會發出聲音。這時寶寶的表情也不一樣。有的寶寶會好奇,有的寶寶則會害怕地丟掉袋子。大人要露出非常興奮的表情,拿起袋子搖晃幾下,然後遞給寶寶,說:“搖搖看看,響不響?”當寶寶瞭解到這個袋子並沒有危險時,就會非常好奇地要打開袋子。大人要阻止寶寶撕扯袋子。讓寶寶看大人是怎樣把東西拿出來的,然後再把袋子給寶寶,寶寶就會非常高興地搖晃袋子。

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因弄不出聲音而變得急躁,大人要及時幫助他。不要總讓寶寶著急,否則他以後就不會再喜歡這種遊戲了。

小刷子真舒服

遊戲目的:

這個小遊戲有利於寶寶觸覺系統的發育。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把顏料刷或者大號的油畫筆(超市里就能買到)。要注意品質,不要買容易掉

毛的。

2. 遊戲應該在家裡的床上或者地板(最好有軟墊)上進行。

3. 室內溫度要舒適,因為要和寶寶肌膚接觸的。寶寶不能穿太多。首先把寶寶抱在懷裡,遊戲先從寶寶的腳趾頭開始。用顏料刷輕輕地刷寶寶的腳趾頭,一邊刷一邊唱兒歌。也可以一邊刷一邊告訴寶寶“這是寶寶的腳趾頭”之類。

遊戲互動:

當刷子剛剛接觸寶寶的皮膚時,寶寶會很驚訝。這個時候大人要在寶寶哭泣之前,給寶寶一個大笑臉,告訴寶寶這樣很舒服,沒有危險。然後等寶寶表情柔和後,再用刷子繼續刷。寶寶如果感到很舒服,大人可以繼續輕刷寶寶的腳心、腳背。如果寶寶很開心,就可以繼續向上刷,比如刷寶寶的小臉頰、手指、手心、手背以及前胸、後背。

溫馨提示

關鍵點是要一邊刷一邊和寶寶對話或者唱歌,讓他感受歡快的氛圍,真正互動起來。刷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傷害到寶寶。同時也要注意室溫,不要讓寶寶著涼了。

盒盒裡面缺什麼

遊戲目的:

增強寶寶記憶力,滿足寶寶好奇心。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個小盒子及小鏡子、項圈、鈴鐺等各種顏色的小玩具。

2. 把小玩具放到小盒子裡。

3. 打開小盒子讓寶寶觀察裡面的東西。

4. 把盒子裡的東西更換一下,問寶寶缺少什麼,多出什麼。然後告訴寶寶答案。

遊戲互動:

寶寶第一次看到色彩斑斕的東西聚集在盒子裡會很興奮。大人要及時告訴寶寶裡面都有什麼,然後把東西換掉後,再次讓寶寶觀察。寶寶也許不能很清楚地分出來,大人這個時候要告訴寶寶什麼東西變成了什麼東西。如此反復幾次,寶寶的記憶力就會有所增強,會迫不及待地讓你繼續更換東西。他對這個遊戲已經產生了興趣。

溫馨提示

記得每次都要給寶寶提示,告訴寶寶小盒裡東西的名稱,並且提示寶寶每次少了什麼東西。

我是投籃高手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視覺搜尋能力和手部操作能力,讓寶寶知道因果關係。

遊戲步驟:

1. 準備洗淨的飲料紙盒數個、小型安全玩具數種、膠帶等。

2. 媽媽先把紙盒上下挖空,以膠帶固定在牆面上,高度要與寶寶坐下時鼻子的高度平齊。

3. 媽媽示範把小玩具分別丟進各紙盒中。

4. 然後媽媽抱著寶寶坐在紙盒前面,讓寶寶自己丟。寶寶總是丟不進去的話,媽媽握著寶寶的手,把小玩具丟進去。

遊戲互動:

寶寶見到玩具被丟到紙盒裡會感到非常驚奇,媽媽這個時候要及時做詳細解釋,或者讓寶寶看看紙盒,然後站著把玩具放進紙盒,觀察玩具掉落,讓寶寶明白因果關係。玩具落下時,可加上好玩的音效(如“哇”),以達到誇張的效果。這會讓寶寶感受到你的興奮。寶寶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也會很開心。然後重複做這個遊戲,滿足寶寶的好奇心。這個時候的寶寶會有一種掌握規律的感覺,會更喜歡玩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玩具掉落後,大人可協助寶寶撿回來再丟。如果寶寶總是投不中會很著急,這個時候大人要給予適當的幫助,不然以後寶寶就會討厭玩這種遊戲。

小小套環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的抓握動作,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遊戲步驟:

1. 準備3 個套環玩具。

2. 大人先在寶寶面前將套環一個一個取下,再一個一個套上去。

3. 然後將套環拿給寶寶,讓寶寶用手去抓握套環。當寶寶抓住時,大人可移動軸心幫寶寶套進去。

4. 再讓寶寶去抓握另一個,將套環一個一個套進去。

遊戲互動:

當寶寶看到套環時感到很奇怪。這個時候,大人可以幫助寶寶把套環套進軸心,寶寶就會知道這個套環應該這樣玩。大人再給寶寶一個套環,看看寶寶是否知道去套軸心。把這個遊戲重複幾次,寶寶就會知道怎麼玩了。當套環套進軸心時,大人要給寶寶表揚和鼓勵。讓寶寶爭取不在大人的幫助下把套環套進軸心。

溫馨提示

寶寶每做一次,大人都要拍手鼓勵。儘管每次活動都是在大人的協助下完成的,但也能讓寶寶感到快樂。

氣球跳跳跳

遊戲目的:

使寶寶更好地理解因果關係。

遊戲步驟:

1. 準備好幾個紅色的氣球。

2. 將寶寶放在一個長桌子上,與你面對面。

3. 吹起一個氣球,然後用手輕輕拍拍它,告訴寶寶,這就叫拍氣球。

4. 然後把氣球給寶寶,讓他學著拍。

遊戲互動:

寶寶見到你吹起一個氣球時,會很好奇。這個時候你把氣球輕輕地拍幾下,寶寶就會知道這個氣球是用來拍的。當把氣球拍給寶寶時,寶寶會有些無措或者會直接撲上去。大人要誘導寶寶“像媽媽這樣拍拍”,拿著寶寶的小手讓他拍幾下,然後讓寶寶自己拍。大人見到寶寶努力拍的時候,要給寶寶鼓勵和讚美。如果寶寶做不好,就要反復做這一動作,直至寶寶會模仿為止。

溫馨提示

不要把氣球吹得太鼓,避免氣球被拍破時的聲響嚇到寶寶。最好選擇小的、彈性很好的氣球。

鈴兒響叮噹

遊戲目的:

鈴兒的響聲會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有助於他探索因果關係。

遊戲步驟:

1. 準備一個可以鬆緊的腕套和一個小鈴鐺。

2. 在一個腕套上套一個小鈴鐺,然後將腕套套在寶寶的手腕上。

3. 讓寶寶搖鈴發出聲音,並且幫助寶寶揮動手臂。

4. 唱兒歌,兒歌的節奏會讓寶寶更加容易掌握搖鈴鐺的節奏。

遊戲互動:

當把腕套套到寶寶手腕上時,寶寶會感到很奇怪。這個時候大人可以幫助寶寶搖搖手腕。聽到鈴聲響起來,大人做出仔細聆聽的樣子,寶寶就會知道要搖動手腕聽聲音。大人趁寶寶搖鈴的時候唱兒歌。鈴聲和兒歌的節奏相和,這會讓寶寶感到很興奮。

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不喜歡手腕上有東西就不要強求。可以換成別的玩法。如果寶寶不高興,那遊戲效果就沒有了。

寶寶分顏色

遊戲目的:

訓練寶寶觀察模仿的能力,增強寶寶的視覺感知力和運動協調性。訓練寶寶手與上肢的運動能力。

遊戲步驟:

1. 準備好一堆塑膠球,一部分紅色,一部分黃色。再準備兩個紙盒子,一個紅色,一個黃色。

2. 遊戲需要爸爸、媽媽和寶寶共同參與。爸爸獨自坐在一邊,媽媽摟著寶寶坐在相對的另一邊。爸爸和媽媽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 米左右。

3. 在爸爸的面前放黃色的盒子,在媽媽和寶寶的面前放紅色的盒子。在中間放上紅色和黃色的小球。

4. 由爸爸先做示範,爸爸走到中間,拿起球,把紅色的小球放進紅色的盒子裡,把黃色的小球放進黃色的盒子裡。

5. 然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讓寶寶來做。最初寶寶不熟練,但多做幾次就可以讓寶寶獨自進行了。

遊戲互動:

寶寶剛開始見到爸爸把球放進盒子裡不知道什麼意思,媽媽這個時候可以握著寶寶的手來做一遍,讓寶寶產生模仿的思維。然後爸爸觀察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很迷惑就要重複幾遍動作。如果寶寶開始驚奇和興奮,媽媽則要幫助寶寶把小球分別放進兩個盒子裡,然後稱讚寶寶聰明。這樣,寶寶就會愛上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盒子要大,特別是盒口一定要大,便於寶寶把彩球投進去。示範動作一定要仔細、緩慢,讓寶寶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寶寶動作發展較好,可將寶寶放在爸爸媽媽的中間,移近盒子的距離,讓寶寶把相同顏色的彩球扔進相同顏色的盒子裡。

哪個繩子是對的

遊戲目的:

通過抓拉動作發展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初步培養寶寶的判斷力。

遊戲步驟:

1. 成人抱寶寶坐在桌邊,桌上放一根系有玩具的繩子,繩子另一端放在寶寶伸手可以觸摸到的地方。

2. 讓寶寶伸手去拉繩子,並教他學習朝自己的方向拉繩,直到拿到玩具為止。

3. 當寶寶熟練拉繩後,可在桌上再放一根沒有玩具的繩,讓寶寶去辨別拉哪一根繩才能得到玩具。

4. 熟練之後,再將塑膠杯內放一個塑膠娃娃,將一根繩子穿過杯柄,並將繩子兩端放在寶寶面前。

5. 觀察寶寶是否會用兩手拉繩子。若用以往遊戲的經驗拉一根繩的一端,就不能得到玩具。

6. 失敗後家長握著寶寶兩手,使寶寶明白同時拉繩的兩端,才能把杯子拉到自己跟前,拿到玩具。

遊戲互動:

寶寶第一次拉繩只是無意識的動作,但是被拉過來的玩具會引發寶寶的好奇心。大人這時可以讓寶寶把這個動作多做幾遍,寶寶會很喜歡這個遊戲的。當變化遊戲規則後,寶寶不能拿到玩具就會產生挫敗感和焦慮感。大人要及時幫助寶寶得到玩具,並對寶寶做出非常高興的樣子。寶寶會隨著大人的表情而改變心情。當寶寶拿到杯子時,可以將裡面的娃娃拿出來給他玩,以示鼓勵。

溫馨提示

繩子上系的玩具可以時常更換,每次當他拿玩具時要告訴他玩具的名稱。注意寶寶的情緒,不要讓他不高興。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25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指標是什麼呢?

    2歲的小孩都已懂得很多的了,關於語方方面,2歲的寶寶已經掌握了大約200個詞,能說5~6個字組成的句子,能完整地背一些兒歌,語言發育快的寶寶掌握的兒歌會更多。關於認知狀態,能一頁頁地翻書,指出圖片中... [詳細答案]

  • 5回答

    2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指標是什麼呢?

    其實寶寶是可以測到智力發育的啊,你可以多觀察,你還小孩去做檢查時。醫生會對小孩做一系列的動作,這些就是可以測到啊。一般的檢查會是這個:大運動:拉著手腕可以坐起,頭可豎直片刻(2秒)。精細動作:觸碰手... [詳細答案]

  • 5回答

    一歲四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標準是什麼呢?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我就給個意見,說說這個1至1歲半的小了的智力發育標準:1:動作, 寶寶用匙吃東西時需要幫助,會用手掌握筆塗塗點點,會拿蠟筆在紙上亂畫,會翻書頁(也許是兩三頁一翻),能搭起2塊方木,... [詳細答案]

  • 5回答

    5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標準是什麼呢?

    他是認人了,這時候的寶寶都喜歡找媽媽。而關於5個月的發育標準是:1:肢體運動,雙手扶著五個月的寶寶腋下,能在床上或大人腿上站立兩秒鐘以上;寶寶仰臥,在其上方懸掛玩具,能抓住玩具;能先後用兩手抓住兩塊... [詳細答案]

  • 5回答

    CT檢查會對11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有影響嗎?

    根據你的描述,你小孩現在頭部有明顯的傷。而且有嘔吐。所以這個CT檢查是必需要做,你不能因為擔心輻射就不做,這是不行的。而且做個一兩次這樣的檢查,不會對小孩的智力發育有什麼大的影響的,你無需要過於擔心...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