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9個月寶寶護理注意事項

從6個月以後開始, 寶寶的先天免疫力逐漸減退。 而在6個月以後的一段時間內, 後天獲得性免疫力尚顯不足。 寶寶正處於免疫力功能非常薄弱的時期, 對於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較差。 很多常見病明顯較以前增多, 包括感冒、腹瀉等。 所以在此段時期的護理上應特別小心。 特別是處於冬春或秋冬等季節交替期間, 氣候變化多端, 此時就要給寶寶適時、適當地添加衣物, 在夏季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 以避免經常發生感冒、腹瀉等疾病, 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當寶寶出現鼻塞、流鼻涕、咳嗽、食欲差, 同時伴有發熱等症狀時,

Advertisiment
說明寶寶可能患上了普通感冒。 除了患病看醫生外, 平時還需要加以預防。 如帶著寶寶多到戶外活動及鍛煉, 多曬太陽, 保持室內通風等, 都可以增加寶寶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除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物, 對於寶寶的衣物要勤洗勤換講究衛生外, 還要給寶寶補充營養, 以增強寶寶的身體素質等。

若寶寶出現突然間發熱, 體溫很快升到39~40℃, 持續3~4天不見好轉, 同時伴有頭痛、全身沒勁, 食欲差, 有些寶寶甚至出現噁心、嘔吐, 寶寶的情緒很壞, 常發出嚶嚶的啼哭時, 可懷疑寶寶患上了流行性☆禁☆感冒, 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為了預防寶寶患上流行性☆禁☆感冒, 在流感期間, 不要帶寶寶到公共場所玩耍,

Advertisiment
特別是人員較為集中的區域。 同時患上流行性☆禁☆感冒的寶寶, 也不要到公共場所去玩。

7~9個月的寶寶, 已經開始了爬行和站立, 甚至有些寶寶已開始走路了, 這期間寶寶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磕磕碰碰的事件, 特別是寶寶的運動能力尚未成熟, 頭部相對較大, 頭部的磕碰在所難免, 因此父母首先要對磕碰的情況加以判斷, 以保證寶寶出現問題後及時就醫。 若寶寶在磕到頭後出現嘔吐的現象, 需高度懷疑患有腦震盪;若寶寶磕到頭後, 反復出現發呆、沒有反應的意識障礙、痙攣、嘔吐、麻痹等現象時, 需高度懷疑顱內出血, 應及時就醫。 此外, 寶寶磕到頭的當天不要洗澡, 也不要帶寶寶到外面玩耍, 要寶寶儘量保持安靜,

Advertisiment
並注意觀察寶寶的面色及是否有痙攣現象出現。

有些在斷乳的寶寶, 臨睡前會表現得煩躁不安, 甚至發脾氣。 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在給寶寶斷乳後, 可以找些能夠代替哺乳的事物, 以減少寶寶對哺乳的依賴。 如給寶寶喜愛的玩具讓寶寶臨睡前抱著, 寶寶睡覺時輕輕拍著寶寶, 讓寶寶養成新的睡眠習慣。 還可在白天多陪著寶寶玩些寶寶喜愛的遊戲, 讓寶寶在遊戲中散發壓力, 儘量減少寶寶斷乳後的暴躁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