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8個月間寶寶的餵養要點及指導

寶寶到了了~8個月這個階段, 媽媽的母乳量開始減少, 且品質開始下降。 所以, 必須給寶寶增加輔食, 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 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每天喂3次母乳或約750毫升配方奶的同時, 還要上下午各添加一頓輔食。 需要注意的是, 此時期的寶寶與飲食相關的個性已經表現出來, 所以煮粥時不要大雜燴, 應一樣一樣地製作, 讓寶寶體會不同食物的味道。 同時也要補充菜泥、碎米、濃縮魚肝油等營養豐富的食物, 另外肝泥、肉泥、核桃仁粥、芝麻粥、牛肉湯、雞湯等食品營養也很豐富。 如果是已出牙的寶寶可餵食麵包片、餅乾等。

Advertisiment

寶寶對食物的喜好在這一時期就可以體現出來, 所以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來安排食譜。 譬如喜歡吃粥的寶寶和不喜歡吃粥的寶寶在吃粥的量上就應該產生差別, 所以要根據個體差異製作輔食。 不論代輔食如何變化, 但要保證膳食的結構和比例要均衡。 本月寶寶每日的母乳或配方奶攝入量在750毫升左右。

生長發育快的寶寶, 鈣、鐵、鋅的需要量也隨之增加。 但切記不要把鈣、鋅放在一起補。 鈣和鋅的吸收原理相似, 同時補充容易使二者“競爭”, 互相受到制約。 補充這兩種微量元素的順序最好是“先鋅後鈣”, 這樣吸收效果更好;給寶寶補鐵首選食補。 在寶寶的日常飲食中多吃一些含鐵食物,

Advertisiment
相對於吃補鐵產品, 食補不僅易於吸收, 還更加安全。

適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堅硬度, 使乳牙不受腐蝕, 不易發生齲齒。 海魚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 可以給寶寶適量補充。

這個階段是寶寶長牙的時期, 礦物質鈣、磷此時顯得尤為重要, 有了他們, 小乳牙才會長大, 並且堅硬度好:多食用蝦仁、海帶、紫菜、蛋黃粉、牛奶和乳製品等食品可使寶寶大量補充礦物質鈣。 而多給寶寶食用肉、魚、奶、豆類、穀類以及蔬菜等食品就可以很好地補充礦物質磷。

如果要想使寶寶牙齒整齊、牙周健康, 就要給寶寶補充適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 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 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

Advertisiment
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所以適當地補充蛋白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各種動物性食物、乳製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

維生素A能維持全身上皮細胞的完整性, 少了它就會使上皮細胞過度角化, 導致寶寶出牙延遲。 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牙齒發育不良、牙骨萎縮、牙齦容易水腫出血。 而維生素D則可以增加腸道內鈣、磷的吸收並促使鈣、磷在牙胚上沉積鈣化, 一旦缺乏時就會導致出牙延遲, 牙齒小且牙距間隙大。

媽媽應該在寶寶的食品申增加含維生素的食物, 譬如可以通過多給寶寶食用魚肝油製劑、新鮮蔬菜等補充維生素A以維護牙齦組織的健康:可以通過給寶寶食用新鮮的水果, 如橘子、袖子、獼猴桃、新鮮大棗等補充牙釉質形成所需要維生素c:可以通過給寶寶食用魚肝油製劑或直接給寶寶曬太陽來獲得維生素D。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