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6大症狀辨識川崎病

川崎病又稱粘膜淋巴結綜合症, 是一種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嬰幼兒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 表現為持續性發熱、皮疹、口唇紅、手掌及足底脫皮和淋巴結腫大等, 病因不清。 1967年日本醫生川崎富作首次報導, 後被人稱為川崎病。

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多發生在冬季, 其首發症狀是發燒, 身上伴發有紅點, 所以常常會被誤診為感冒、麻疹或猩紅熱。 目前正是感冒的高發期, 如果孩子發燒, 特別是持續高燒不退或有上述症狀, 家長要儘快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Advertisiment

判斷是否患有川崎病, 主要看有沒有以下六個方面的表現:

1、5天以上持續發燒, 占全部患者的94%—100%。 發燒大多38度以上甚至40度。 與上呼吸道感染相比, 川崎病患者發病初期一般狀態不佳, 食欲不振, 精神不好, 多數在發病時就比較嚴重。

2、雙眼球結膜充血, 占全部患者的86%—90%。 雙眼球結膜充血, 但沒有眼部分泌物。

Advertisiment

3、口唇和口腔的表現:口唇紅腫潮濕、口腔粘膜彌漫性發紅、口唇皸裂、楊梅舌。

4、頸部淋巴結腫大:該症狀是所有主要症狀當中出現頻率最低的一個, 兩歲以下患兒出現的比例可以低到50%, 很多兩歲以下患兒不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5、多形性皮疹:皮疹呈多形性, 沒有水皰或痂皮。 紅斑或者是漸漸消退, 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 像地圖一樣。 另一個早期診斷的關鍵是在發熱的同時, 其它部位出現皮疹之前, 在卡介苗接種部位出現顯眼的紅斑。

6、四肢末端的變化:急性期掌心和腳心出現紅斑占87%—95%, 硬腫占75%左右。 恢復期手指和腳趾尖開始片狀脫皮, 與其他主要症狀先後出現, 手心和腳心紅腫, 如同凍瘡一樣硬腫。 發病的第10天到15天, 開始出現手指和腳趾的片狀脫皮。

Advertisiment

對川崎病的診斷比較簡單, 6個症狀中只要出現5個就可以診斷。 如果6個症狀中只出現4個, 但通過超聲心動檢查或心血管造影檢查證實了冠狀動脈瘤(或動脈擴大), 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礎上可以確診。

川崎病急性期發熱等症狀經適當治療可以恢復, 但該病合併心血管系統的併發症, 以冠狀動脈改變最常見, 發生率在20-25%。 有一部分病人在急性期發生心肌 炎或冠狀動脈瘤血栓形成、破裂導致心肌梗塞而死亡。 部分病人發病後期冠狀動脈管壁狹窄, 發生缺血性心臟病致死或致殘。 另外, 冠狀動脈損害還可能是未來發生 動脈硬化的危險因數之一。

川崎病早期治療效果非常好。 在孩子發病12天以內都算及時,

Advertisiment
在發病5—9天內得到治療則效果更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