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個輔食說法過時了 媽媽你掌握了嗎?

給寶寶添加輔食對於不少媽媽來說, 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從添加的時間, 到添加的食物, 每一步都需要媽媽的心思。 老一輩流傳下來了不少關於添加輔食的說法, 不過有很多說法是不合時宜的, 新媽媽可要學會分辨喔!

“輔食4個月就可以添加”、“蛋黃是開始輔食添加的首選”……相信這些說法媽媽們聽了不少吧。 雖然常說要向有育兒經驗的媽媽們取經如何帶孩子, 不過不得不說, 有些說法已經過時了, 就像給寶寶添加輔食的許多說法, 其實都有了新的建議,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輔食添加的過時說法(一)

Advertisiment

過時的輔食添加說法一:四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四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這應該是媽媽們聽得最多的一種說法了,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準確, 應該因人而異。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的嬰兒開始添加輔食的適宜時間是滿6個月。 當然, 除月齡外, 寶寶體重達到出生時的2倍, 24小時奶量達到800—1000毫升, 也可以作為添加輔食的參考。 對於配方奶粉餵養或者混合餵養的寶寶, 4個添加輔食比較合適。

過時的輔食添加說法二:蛋黃作為最初的輔食

這種說法其實也並不恰當, 一方面蛋黃中的鐵很難吸收, 另一方面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過敏的食材之一。 因此, 蛋黃不應作為最初的輔食。 寶寶吃的第1口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加鐵),

Advertisiment
其鐵含量高, 又不容易引起過敏。 另外, 果汁、菜汁等也不能作為正規的最初輔食添加。

輔食添加的過時說法(二)

過時的輔食添加說法三:吃米粥就不用吃米粉了

在許多人的舊觀念中嬰兒米粉=米粥, 而且米粥更好因為是自己熬制的, 更放心。 雖然說, 家庭自製米粥是一種不錯的輔食, 但不能代替嬰兒米粉, 尤其是添加輔食的早期, 應選用嬰兒米粉, 不用米粥, 後期也應以嬰兒米粉為主, 僅輔以少量米粥。

這是因為嬰兒米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配方食品, 在大米的基礎上, 還根據嬰兒需要添加了鐵、鋅、鈣、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 營養價值更高, 與自家熬制的米粥完全不是一回事。

Advertisiment

過時的輔食添加說法四:輔食必須是軟、爛、糊、汁狀

這種說法同樣是以偏概全了。 早期添加輔食時, 應該也必須是汁狀或糊狀, 以適應寶寶的胃腸道。 但隨著月齡的增長, 應該逐漸過渡到較軟的固體(如煮蔬菜)、硬固體食物(如水果、餅乾等), 這樣有助於鍛煉寶寶咀嚼能力、胃腸消化能力等。

倘若一味堅持軟、爛、糊、汁, 會使寶寶咀嚼、消化能力發育落後, 遲遲不能接受固體食物, 影響營養素攝取。 別讓寶寶到了1、2歲, 還只能吃米粥、果泥, 而不能吃米飯、蘋果塊等純固體食物。

輔食添加的過時說法(三)

過時的輔食添加說法五:輔食應該多添加果汁

用新鮮水果榨出來的果汁, 甜甜的味道會讓寶寶更加容易接受輔食, 而且營養也很好,

Advertisiment
所以媽媽們很願意給寶寶餵食果汁。 但是, 這樣真的好嗎?

其實寶寶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水果, 而且他們的胃容量十分有限, 吃較多水果勢必影響吃其他食物。 滿一周歲時, 每天蔬菜水果各25-50克即可, 不到周歲宜更少一些。 50克水果大約等於一根香蕉的1/3。

而且給寶寶餵食味道偏甜的果汁, 容易對他們的口味造成影響, 讓他們難以接受其他味道的輔食, 特別是蔬菜, 長大了還可能會挑食偏食。 對於像西瓜汁、葡萄汁這樣偏甜的果汁反倒要晚些餵食, 先讓寶寶適應淡的蔬果味道, 再慢慢加味, 防止寶寶對其他味道的抗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