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位元媽媽錯誤示範 寶寶感冒用藥別入誤區!

寶寶年幼體弱難免受到疾病困擾, 每當寶寶感冒生病時媽媽都恨不得立馬變身用藥高手, “快、准、狠”輕鬆擊退感冒病毒, 但很多時候媽媽在給寶寶用藥時常常進入誤區, 要麼不該用藥的時候給寶寶用藥, 要麼給寶寶用了不該用的藥, 要麼給寶寶用過量的藥……媽媽趕快來自省一下, 以下這些寶寶感冒用藥誤區, 你曾經誤入過嗎?

誤區一:寶寶感冒吃藥見效快, 因此一感冒就要給寶寶用藥

網友“白天的星”:寶寶1歲半的時候, 有次感冒了, 接著開始發燒咳嗽。 我那時還堅持讓孩子多喝水和物理降溫。 但後來發現這樣做沒效果,

Advertisiment
孩子精神不振, 咳嗽次數越來越嚴重, 反復發燒。 我不理家裡老人的緊張, 還是堅持不吃藥, 許多同齡媽媽也支持我的做法。 但過了幾天後, 孩子開始咳嗽有喉音, 眼睛也總是睜不開。 我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 趕緊去看了醫生。 說是支氣管發炎, 連續給掛了4天點滴。 孩子病的這時間我自己也鬧出病來:體力不支, 心情煩躁, 情緒低落加之跟家人吵了又吵, 自己也發燒了。

從此以後, 我為了省錢省事, 孩子感冒這些問題我都給吃藥打針。 不要總計較孩子體質會下降, 如果再抗下去, 來個肺炎, 偏桃體發炎或鼻炎之類的, 就會知道當時掛點滴的副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想想自己小時候體質特別差, 經常感冒流鼻涕,

Advertisiment
為了省錢也為了省事, 一直不看醫生, 後來變成鼻炎, 再後來就連續兩年到處求藥, 天天打吊針, 還是不行, 再後來只能做手術了, 折磨的半死。 還是吃藥見效快。

小編有話:其實, 寶寶感冒不應馬上用藥緩解症狀。 歐美等國都不推薦給2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感冒藥。 這是因為寶寶感冒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 而病毒性☆禁☆感冒是可以自愈的, 通常5-7天左右病毒就能被身體自行清除, 不需要通過藥物。 而且, 目前也沒有完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雖然病毒性☆禁☆感冒會自行痊癒, 但感冒伴隨的流鼻涕、咳嗽等症狀可能會持續2-3周左右。 若寶寶因為流鼻涕或咳嗽而難受, 最好還是避免用藥, 讓寶寶多喝水, 多休息, 調節室內的溫濕度保證寶寶體感舒適即可。

Advertisiment

寶寶感冒避免馬上用藥, 還有一個原因是感冒藥的安全性問題。 感冒藥在兒童身上做的研究很少, 無法保證用藥安全。 寶寶不是縮小版的成人, 兒童的肝腎等重要器官還沒發育成熟, 藥物在寶寶體內的代謝排泄情況也與成人不同, 根據成人用藥劑量推算兒童劑量是不科學的。 而且寶寶感冒藥多是複方製劑, 含有抗過敏的撲爾敏、緩解鼻充血的偽麻黃堿等成分, 不同藥廠可能會生產含相同成分的複方感冒藥, 但藥物的商品名並不相同, 容易發生重複用藥導致過量中毒的情況, 一旦過量會危及生命。

出於對寶寶用感冒藥安全性的考慮, 國外現在已經把不推薦使用複方感冒藥的年齡提高到了4歲,

Advertisiment
甚至6歲。 但這並不代表寶寶感冒一定不能用藥。 若寶寶感冒伴有發燒症狀且已經燒過了38.5℃, 就必須採用藥物手段遏制病毒擴散, 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媽媽需要根據寶寶具體情況做好判斷。

誤區二:抗生素對身體不好, 儘量避免用抗生素

網友“熊媽”:我家小熊4個多月, 前一陣子不小心感冒了。 我知道這麼小的寶寶用抗生素不好, 因此看病時要求醫生不要開抗生素。 但醫生還是開了抗生素沖劑, 說這個比較有效。 我只能遵醫囑, 回家後給小熊喝了三次那個抗生素沖劑。 但之後就沒給他繼續吃抗生素了, 害怕吃久了對抗生素產生抗體, 用其它的藥物代替了。 唉, 為什麼醫生就是喜歡開抗生素呢?

小編有話:因為抗生素不能濫用,

Advertisiment
所以能不用就不用, 能少用就少用,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抗生素的確不能濫用, 因為若抗生素使用過多, 人體內的細菌就可能對其產生耐藥性, 因此必須不斷加重抗生素劑量才能產生效果。 而且, 若寶寶並非由於細菌性原因導致的感冒, 使用抗生素治療也沒有效果。 這並不代表抗生素很可怕要少用, 或者用兩天等病情有好轉了, 就趕快停掉。

抗生素不能濫用, 也不能過早使用。 致病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的過程在醫學上叫做“壓力抵抗”, 在致病菌被清剿前過早停用抗生素, 相當於給致病菌留下機會變異反彈, 從而使得抗生素對它不再具有殺傷性。 抗生素去對抗細菌性疾病, 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通常不是一兩次劑量就能起效的, 常規起效大概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起效之後,它還需要持續地抵制這個細菌,大概需要3-5天的時間。對於身體不同部位的細菌感染,可能需要的治療時間更長。

抗生素需針對細菌性☆禁☆感冒使用,而一旦開始使用,就應該遵照醫囑、足量使用。因為若中途停止使用抗生素,有的細菌可能只是被抑制並沒有被殺死。在停藥的過程中,它剛好就獲得了更強的變異能力,產生了耐藥菌株。下次再用抗生素的時候,這個抗生素對它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寶寶的感冒不僅沒治好,可能還會變得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一旦使用了抗生素,就一定要遵醫囑足量、足療程地去使用。

誤區三:給感冒的寶寶用中藥,比西藥效果好

網友“愛love天使”:寶寶三歲多了,平時抵抗力不是很好,加上最近天氣變冷,不小心就中招感冒了。小傢伙難受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做父母的看在眼裡,真是非常心痛啊!想給寶寶吃藥治療,家裡的老人家和我的同事都說,中藥治寶寶感冒效果好,而且中藥的副作用也比西藥小很多,這是真的嗎?

小編有話:認為給寶寶用中藥更安全,這是錯誤的。

很多媽媽更信任傳統中醫藥療法,覺得遵照中醫的陰陽調和理論給寶寶調理身體很有效,因此在寶寶生病的時候也會優先選擇中藥療法。而且西藥的藥品的說明書裡通常會有注明禁忌症和不良反應,西藥的這些條款讓媽媽覺得有副作用,不放心,因此選擇了中藥治療寶寶感冒。

但其實,西藥中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說明這些藥物經過多次臨床實驗。而中藥並無明確標明禁忌症,這其實不代表著它沒有副作用,只是說它沒有相應的臨床試驗,沒有收集到臨床的資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選擇藥品說明書上詳細交代了相應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的藥品更安全。這樣的藥品可以讓媽媽明明白白用藥,提前規避不良反應的風險以及可以預知風險,從而提前權衡風險收益來合理使用藥物。

其實中藥和西藥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和壞,兩者各有利弊,媽媽需權衡選擇。

誤區四:寶寶常感冒,家中需要常備感冒藥

網友“淘北北”:一直很怕給兒子吃藥,所以家裡除了保嬰丹,以及上次感冒醫生開的“好醫生的抗感顆粒”外,其他藥都沒有準備,但有時輕度感冒或發燒,家裡什麼藥也沒準備。昨天被同事說了,說寶寶常生病的話,一定要在家中備好感冒藥,趁感冒還沒嚴重起來的時候趕緊給吃藥治了,否則會越來越嚴重。是這樣的嗎?

小編有話:寶寶體質弱易感冒,家長最好先行觀察,查明寶寶感冒原因後,再選擇用藥。

有些寶寶體質較差,常常容易感冒,媽媽喜歡在家裡備上各種治療感冒的藥物,當寶寶症狀一出可以馬上治療。但其實專業的藥劑師並不主張在家中備很多藥物。因為家裡備藥很多時候用不上,過期造成藥品的浪費。對於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來說,樓下三五百米就有藥店,購買藥物是很方便的。另外,家裡備的藥太多,順手拿藥時很容易用錯藥。而且寶寶感冒可能由於很多原因引起,最好不要立即用藥,觀察清楚病情後再選擇用藥會更好。

誤區五:只要寶寶感冒能趕緊好,多貴的藥都成!

網友“Alili下雨”:最近天氣冷,寶寶感冒了,整天咳嗽不停,還有點發燒,可急死我了。寶寶之前一直很少生病,這次感冒應該是我沒及時給穿衣服造成的。正準備把寶寶抱去看醫生,希望醫生能給開些起效快的藥,多貴都行,只要能有效就好!

小編有話:有些兒科門診醫生為了避免承擔風險,或者獲取利益,動不動就給感冒的寶寶開最貴、最先進的藥。這樣做有悖醫生的道德準則,也是造成濫用高檔抗生素、浪費金錢的根源。有些媽媽也誤認為貴的高檔的藥物才能有效擊退病毒,有時候會自行購買貴價藥物給寶寶服用。

在此勸告家長們,不要一味迷信貴藥、高檔藥。對於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價廉有效的青黴素應當是首選。高價藥物不一定能準確治療疾病,只有仔細觀察寶寶身體狀況並結合醫生意見,選擇合適藥物對症治療,才能順利擊退感冒病毒。

常規起效大概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起效之後,它還需要持續地抵制這個細菌,大概需要3-5天的時間。對於身體不同部位的細菌感染,可能需要的治療時間更長。

抗生素需針對細菌性☆禁☆感冒使用,而一旦開始使用,就應該遵照醫囑、足量使用。因為若中途停止使用抗生素,有的細菌可能只是被抑制並沒有被殺死。在停藥的過程中,它剛好就獲得了更強的變異能力,產生了耐藥菌株。下次再用抗生素的時候,這個抗生素對它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寶寶的感冒不僅沒治好,可能還會變得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一旦使用了抗生素,就一定要遵醫囑足量、足療程地去使用。

誤區三:給感冒的寶寶用中藥,比西藥效果好

網友“愛love天使”:寶寶三歲多了,平時抵抗力不是很好,加上最近天氣變冷,不小心就中招感冒了。小傢伙難受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做父母的看在眼裡,真是非常心痛啊!想給寶寶吃藥治療,家裡的老人家和我的同事都說,中藥治寶寶感冒效果好,而且中藥的副作用也比西藥小很多,這是真的嗎?

小編有話:認為給寶寶用中藥更安全,這是錯誤的。

很多媽媽更信任傳統中醫藥療法,覺得遵照中醫的陰陽調和理論給寶寶調理身體很有效,因此在寶寶生病的時候也會優先選擇中藥療法。而且西藥的藥品的說明書裡通常會有注明禁忌症和不良反應,西藥的這些條款讓媽媽覺得有副作用,不放心,因此選擇了中藥治療寶寶感冒。

但其實,西藥中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說明這些藥物經過多次臨床實驗。而中藥並無明確標明禁忌症,這其實不代表著它沒有副作用,只是說它沒有相應的臨床試驗,沒有收集到臨床的資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選擇藥品說明書上詳細交代了相應的禁忌症和不良反應的藥品更安全。這樣的藥品可以讓媽媽明明白白用藥,提前規避不良反應的風險以及可以預知風險,從而提前權衡風險收益來合理使用藥物。

其實中藥和西藥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和壞,兩者各有利弊,媽媽需權衡選擇。

誤區四:寶寶常感冒,家中需要常備感冒藥

網友“淘北北”:一直很怕給兒子吃藥,所以家裡除了保嬰丹,以及上次感冒醫生開的“好醫生的抗感顆粒”外,其他藥都沒有準備,但有時輕度感冒或發燒,家裡什麼藥也沒準備。昨天被同事說了,說寶寶常生病的話,一定要在家中備好感冒藥,趁感冒還沒嚴重起來的時候趕緊給吃藥治了,否則會越來越嚴重。是這樣的嗎?

小編有話:寶寶體質弱易感冒,家長最好先行觀察,查明寶寶感冒原因後,再選擇用藥。

有些寶寶體質較差,常常容易感冒,媽媽喜歡在家裡備上各種治療感冒的藥物,當寶寶症狀一出可以馬上治療。但其實專業的藥劑師並不主張在家中備很多藥物。因為家裡備藥很多時候用不上,過期造成藥品的浪費。對於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來說,樓下三五百米就有藥店,購買藥物是很方便的。另外,家裡備的藥太多,順手拿藥時很容易用錯藥。而且寶寶感冒可能由於很多原因引起,最好不要立即用藥,觀察清楚病情後再選擇用藥會更好。

誤區五:只要寶寶感冒能趕緊好,多貴的藥都成!

網友“Alili下雨”:最近天氣冷,寶寶感冒了,整天咳嗽不停,還有點發燒,可急死我了。寶寶之前一直很少生病,這次感冒應該是我沒及時給穿衣服造成的。正準備把寶寶抱去看醫生,希望醫生能給開些起效快的藥,多貴都行,只要能有效就好!

小編有話:有些兒科門診醫生為了避免承擔風險,或者獲取利益,動不動就給感冒的寶寶開最貴、最先進的藥。這樣做有悖醫生的道德準則,也是造成濫用高檔抗生素、浪費金錢的根源。有些媽媽也誤認為貴的高檔的藥物才能有效擊退病毒,有時候會自行購買貴價藥物給寶寶服用。

在此勸告家長們,不要一味迷信貴藥、高檔藥。對於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價廉有效的青黴素應當是首選。高價藥物不一定能準確治療疾病,只有仔細觀察寶寶身體狀況並結合醫生意見,選擇合適藥物對症治療,才能順利擊退感冒病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