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種常見中藥趕走小兒感冒

本圖片來源CFP

我們平常所說的上呼吸道感染, 中醫又稱為“傷風”、“感冒”。 它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疾病, 有的寶寶一年可以反復感冒多次,

Advertisiment
寶寶痛苦, 媽咪焦急。 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 尤以冬春兩季更為多見, 常與氣候變化有關。 一般來講, 感冒經過治療大多可以很快治癒。 但如果寶寶體質較差, 染病較重或治療不及時, 就可能併發為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 它們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 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

引起小兒感冒的病菌是什麼?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當身體抵抗力低下時, 病毒、細菌就會乘虛而入, 使寶寶發病。 為什麼寶寶容易患感冒呢?這是小兒自身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 小兒臟腑嬌嫩, 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抗病能力差, 寒暖不能自調, 加之小兒活潑好動, 經常玩耍得滿頭大汗。 一旦安靜下來, 就很容易受涼感冒。

Advertisiment
患病後如果治療不及時, 就會很快發生嚴重的合併症。

寶寶感冒後有哪些表現?

寶寶被感染後, 大多表現為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鼻塞、咳嗽。 有些小嬰兒因鼻子不通氣而張嘴呼吸, 或者陣陣煩躁、哭鬧;大一些的寶寶會訴說咽部疼痛。 常伴有發熱, 體溫可高達39℃-40℃, 個別寶寶還會因發熱而引起抽風, 或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 一般來講, 如果治療及時並護理得當, 3-5天即可痊癒。

小兒感冒中成藥很多, 要根據症狀來選藥, 常用的有4種。

症狀1:只是一般感冒, 沒有發燒和嗓子疼。

處方:小兒解表顆粒。

小兒解表顆粒, 由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防風、紫蘇葉組成, 可以宣肺解表、清熱解毒。 用於感冒初期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癢。

Advertisiment
開水沖服, 1—2歲每次4克, 1日2次;3—5歲每次4克, 1日3次;6—14歲每次8克, 1日2—3次。

症狀2:感冒同時伴有發燒, 但不嚴重, 而且沒有咽痛。

處方:小兒感冒顆粒。

小兒感冒顆粒, 由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組成。 主要功能為清熱解表, 用於小兒感冒、流感、發燒。 1歲以內每次服6克, 13歲每次服6—12克, 4—7歲每次服12—18克, 8—12歲每次服24克, 均為每日2次。

症狀3:感冒時發燒嚴重。

處方:小兒清解沖劑。

小兒清解沖劑, 由金銀花、連翹、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黃、廣藿香、石膏組成, 可以除瘟解毒、清熱退燒。 用於小兒感冒引起的高燒不退、汗出熱不解、煩躁口渴、咽喉腫痛、肢酸體倦。 1歲以內每次服5克;2—4歲每次服10克;5—7歲每次服15克;7歲以上酌增或遵醫囑,

Advertisiment
均為每日3次。

症狀4:感冒同時出現咽痛。

處方:小兒咽扁沖劑。

小兒咽扁沖劑, 組成為金銀花、射干、金果橄、桔梗、玄參、麥冬、牛黃、冰片。 可以清熱利咽、解毒止痛。 適用於肺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糜爛、咳嗽痰多、咽炎、喉炎、扁桃體炎。 l—2歲每次4克, 一日2次;3—5歲每次4克, 一日2—3次;6—14歲每次8克, 一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 小兒臟腑嬌嫩, 病情變化快, 易併發下呼吸道感染, 如支氣管炎及肺炎等病。 如果用中成藥治療2—3天症狀不減或反而加重者, 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中醫臨床上以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為多見, 風寒感冒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熱輕、怕冷、咽癢、咳嗽痰稀。 食療原則宜辛溫解表, 疏風散寒。 風熱感冒症見頭痛、發熱、惡風、微出汗。 治則為辛涼解表, 清熱。

Advertisiment
運用食療, 輕者可愈, 重者藥物治療與食療相配合, “藥借食威, 食助藥力”, 可促進感冒更快康復。

小兒風寒感冒食療方

1.蔥豉豆腐湯

生蔥3條(連頭須), 淡豆豉10克, 豆腐2小塊。 起油鍋, 豆腐略煎, 再放入淡豆豉, 加清水1碗半, 武火煮沸後, 放入蔥白, 煮沸後即可調味, 趁熱服食。 適用于小兒風寒感冒, 咽癢咳嗽。

2.蔥豉粥

取蔥白20克, 淡豆鼓6-10克, 白米50克。 白米煮粥, 熟時加蔥白、淡豆豉煮沸即可。

3.蔥白麥芽奶

蔥白5根, 麥芽15克, 熟牛奶100毫升。 蔥白洗淨切開, 與麥芽放杯中加蓋, 隔水燉熟後去蔥及麥芽, 加入熟牛奶。 可解表開胃。 適用于小兒風寒感冒。 每日2-3次, 連服2日。

4.蔥薑糖水

小蔥2-3根, 老生薑片、紅糖各適量。 將小蔥、生薑片分別洗淨, 置小鍋內, 加水約500克煎到小半碗, 去渣留汁,加紅糖。趁熱喝,每晚1劑,連服3次。此湯辛溫解表,主治小兒風寒感冒伴咳嗽。

風熱感冒食療方

1.三根湯

大白菜根3個,大蔥根7個,蘆根15克,用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2-3天。可辛涼解表,適用于小兒風熱感冒。大白菜味甘、性平寒,有通利腸胃、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蘆根味甘性寒,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

2.紅蘿蔔馬蹄粥

紅蘿蔔150克,馬蹄(荸薺)250克,大米50克。紅蘿蔔切片,馬蹄去皮拍裂,與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後,以少許糖或鹽調味,即可食用。可清熱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潤腸通便,適用於風熱感冒。紅蘿蔔含β-胡蘿蔔素,可保護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能抵抗感冒。馬蹄味甘,性寒。功能清熱,生津、化痰、利水。

3.紅薯煲芥菜

紅薯250克,芥菜150克。紅薯去皮切小塊,芥菜洗淨,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至紅薯熟爛,加鹽調味即可食用。可解表,發汗、清熱,適用於風熱感冒。芥菜含維生素C較多,維生素C可提高中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殺菌和抗病毒能力,減輕感冒症狀和縮短病程。紅薯含維生素C及β-胡蘿蔔素,保護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

小兒流感食療方

1.蔥白大蒜

蔥白250克,大蒜125克。將蔥白、大蒜洗淨切碎,加水1升煎煮,日服2次,每次1小茶杯。主治小兒流感。蔥白的揮發性成分,能刺激分泌而發揮祛痰、發汗和利尿作用。臨床治療感冒有效。體外試驗表明,大蒜可殺滅乙型流感病毒。

2.綠豆青茶冰糖茶

生綠豆50粒,青茶3克,冰糖15克。將綠豆洗淨搗碎,與青茶葉、冰糖同放入茶杯,沖沸水加蓋燜20分鐘即可。隨時飲服。主治流感,對咽喉腫痛、熱咳者效果更佳。科學家發現,茶葉中的兒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

3.貫仲青茶湯

貫仲6克,青茶3克。將貫仲、青茶製成粗末,用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亦可煎湯飲,連飲5天。主治小兒流感。貫仲味苦,性微寒,能清熱解毒,對流感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

去渣留汁,加紅糖。趁熱喝,每晚1劑,連服3次。此湯辛溫解表,主治小兒風寒感冒伴咳嗽。

風熱感冒食療方

1.三根湯

大白菜根3個,大蔥根7個,蘆根15克,用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2-3天。可辛涼解表,適用于小兒風熱感冒。大白菜味甘、性平寒,有通利腸胃、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蘆根味甘性寒,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

2.紅蘿蔔馬蹄粥

紅蘿蔔150克,馬蹄(荸薺)250克,大米50克。紅蘿蔔切片,馬蹄去皮拍裂,與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後,以少許糖或鹽調味,即可食用。可清熱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潤腸通便,適用於風熱感冒。紅蘿蔔含β-胡蘿蔔素,可保護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能抵抗感冒。馬蹄味甘,性寒。功能清熱,生津、化痰、利水。

3.紅薯煲芥菜

紅薯250克,芥菜150克。紅薯去皮切小塊,芥菜洗淨,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至紅薯熟爛,加鹽調味即可食用。可解表,發汗、清熱,適用於風熱感冒。芥菜含維生素C較多,維生素C可提高中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殺菌和抗病毒能力,減輕感冒症狀和縮短病程。紅薯含維生素C及β-胡蘿蔔素,保護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

小兒流感食療方

1.蔥白大蒜

蔥白250克,大蒜125克。將蔥白、大蒜洗淨切碎,加水1升煎煮,日服2次,每次1小茶杯。主治小兒流感。蔥白的揮發性成分,能刺激分泌而發揮祛痰、發汗和利尿作用。臨床治療感冒有效。體外試驗表明,大蒜可殺滅乙型流感病毒。

2.綠豆青茶冰糖茶

生綠豆50粒,青茶3克,冰糖15克。將綠豆洗淨搗碎,與青茶葉、冰糖同放入茶杯,沖沸水加蓋燜20分鐘即可。隨時飲服。主治流感,對咽喉腫痛、熱咳者效果更佳。科學家發現,茶葉中的兒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

3.貫仲青茶湯

貫仲6克,青茶3克。將貫仲、青茶製成粗末,用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亦可煎湯飲,連飲5天。主治小兒流感。貫仲味苦,性微寒,能清熱解毒,對流感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