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大經典胎教經驗養出聰明寶寶

胎教, 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本方法。 從小就接受胎教的寶寶, 是會比較聰明的。 而且如果有老一輩的胎教經驗作為指導的話, 相信會更容易培養出聰明的寶寶。 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胎教的方法吧。


4大經典胎教經驗養出聰明寶寶

1、撫摸出運動天才

有一位孕婦快40歲了, 她曾經流產3次, 後來又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 在醫生的勉勵下再次懷孕, 從孕4個月開始, 她每天都很認真地進行撫摸胎教, 用體語讓胎寶貝感受母愛。 她每天晚上按時用手輕輕拍三下腹部, 告訴胎寶貝“上課了”, 然後一邊放著音樂一邊撫摩胎兒。

Advertisiment
這時, 胎寶貝就會隨著音樂節奏踢蹬著小腿, 對媽咪做出回應。

在懷孕7個月時, 有一天這位孕媽咪做了兩次撫摸胎教, 可是胎寶貝都沒有反應, 便趕緊去醫院檢查。 經過醫生及時治療, 胎寶貝終於轉危為安。 到了預產期寶貝出生得很順利, 出生後接受各種事物的能力很強, 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感興趣。 而且, 在2、3個月時就能順利做出翻身、爬、坐、抓等動作, 還能轉動旋鈕。

父母可以通過適當地對胎兒進行愛☆禁☆撫和拍打等動作刺激, 配合聲音與子宮中的胎兒溝通資訊。 這樣做可以使胎兒有一種安全感, 又能激發胎兒運動積極性;既能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使孩子感到舒服和愉快。 在動作發育的同時, 也促進了大腦的發育。

Advertisiment
在母腹中經常被父母撫摸做體操和遊戲的足月兒, 出生後翻身抓爬握坐的各種動作均較未進行過訓練的要早, 出生後肌肉活力較強。

2、每天都要聽音樂的胎寶貝

一位孕媽咪自有了胎動後, 每天都在固定時間給胎寶貝聽優美的音樂。 她發現, 胎寶貝每次一聽到音樂, 就會很快會安靜下來, 好似在聆聽悅耳的旋律;但音樂一停下來, 就開始活動。 有一次, 夫妻倆商量要與胎寶貝開個“玩笑”。 他們到了胎教時間故意不給他聽音樂。 沒想到, 剛一過每天聽音樂的時間, 胎寶貝便在肚子裡猛動起來。 夫妻倆趕緊放音樂, 並對胎寶貝說話, 胎寶貝這才馬上安靜下來。

還有位孕媽咪每天堅持在一定的時間裡聽音樂。

Advertisiment
有一次她出外拜訪朋友, 可這個時間正在她每天應該給胎寶貝聽音樂的時間。 沒有聽到音樂, 胎寶貝就在她的腹中動得很厲害。 於是, 她只好趕快一邊輕輕撫摸腹部, 一邊輕輕對胎寶貝說:“媽咪在拜訪朋友, 不能陪你一起聽音樂, 等回了家就給你聽。 ”而胎寶貝果然動得不那麼厲害了。


4大經典胎教經驗養出聰明寶寶

3、父子情深

許多爸爸都為日漸長大的兒子越來越不願意與自己接近或溝通而煩惱, 一位研究醫學的爸爸卻通過語言胎教與兒子有了非常良好的溝通。 這位爸爸在胎寶貝7個月時, 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把嘴對著妻子的腹部, 與未出生的寶貝“聊”上10分鐘左右, 他把胎寶貝當作一個真真切切就在眼前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一開始, 他只是朗誦一些抒情詩, 讓胎寶貝感受詩的韻律和節奏;後來開始逐漸講一些短小的故事, 並在講的過程中不斷加以解釋;最後他類比出一種父子對話的情景:比如先問胎寶貝:“晚上好。 ”接著又問:“寶貝今天過得怎麼樣?”再停頓片刻, 假設聽到了回答“很好”, 便依此形式與胎寶貝“聊”下去, 談他自己每天的情況和感受, 天天如此, 讓胎寶貝感受到爸爸的情感。

寶貝出生後是個男孩, 他對爸爸的聲音分外敏感, 非常喜愛爸爸的聲音。 只要一聽到馬上露出笑臉, 父子間的關係一直非常和諧, 直至兒子長大。

4、寶貝會記得胎兒時父母的歌聲

有些准父母真的為他們的胎寶貝唱歌, 因為胎寶貝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歌聲震動,

Advertisiment
使他們得到感情及感覺上得到滿足。 這就像營養養分能夠滿足胎兒身體的需要一樣, 可促進他們的精神發育。 這些父母發現, 他們的歌聲猶如一種產前免疫, 可為胎寶貝提供重要的記憶印記。 孩子在出生後, 只要一聽到父母的歌聲就會停止啼哭, 安靜下來。

小編總結:如果父母一起來對寶寶做胎教, 這樣寶寶會更容易感受到溫暖和愛, 能夠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 如果想要生出聰明又健康的寶寶, 就要從胎教開始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