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階段訓練法教寶寶上廁所

1歲-1歲半:認知建構

從寶寶1歲開始, 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 即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點讓他認識廁所與馬桶, 例如:爸媽上廁所時, 讓寶寶知道廁所的位置與使用馬桶的方式, 讓他初步先建立起對廁所環境與馬桶的好奇和認知。

學習重點:善用寶寶的模仿能力

1歲開始, 寶寶對於大人的一舉一動逐漸展現優越的模仿能力, 對於如廁行為雖然不熟悉, 卻能藉由觀察, 將大人的舉動默默記在心中, 因此, 建議此階段, 爸爸可以帶著兒子、媽媽能夠帶著女兒一起如廁, 讓寶寶漸漸熟悉廁所環境與如廁行為的發生。

Advertisiment

1歲半-2歲:熟悉與接受

1歲半開始, 寶寶已經對廁所有相當程度的瞭解, 有些比較敏感的寶寶甚至已經能夠表達想換尿布的意願, 此時, 爸爸媽媽可以觀察, 若寶寶每天大號的時間都差不多, 且大號時會中斷玩耍停下來用力, 就可以開始教導寶寶認識自己的便溺行為, 例如:“寶寶在便便了唷!”或教導寶寶在感受到小便或大便時拍拍尿布以告知更換等, 而為寶寶洗澡時, 若寶寶剛好小便, 也可以藉機告訴他這是在尿尿。

學習重點:熟悉馬桶

此階段可以讓寶寶每天開始學習坐在自己的小馬桶上, 例如:喝水或用餐後30分鐘, 可以脫掉寶寶的尿布, 讓他試著坐在自己的小馬桶上, 但不強迫他一定要完成如廁動作, 此時的重點在於讓他熟悉並願意坐在小馬桶上,

Advertisiment
但若真的有大便或小便, 可以因為他完成動作而稱讚他, 並讓他認識小便與大便的樣子與如廁的流程。

2歲-2歲半:熟練並習慣

林芝鈴園長表示, 平均而言, 寶寶約略2歲, 可以逐漸控制大小便, 在有尿意或便意時, 能開始學著稍微等待, 再到廁所解尿或解便, 因此, 爸爸媽媽此時可以開始正式訓練寶寶練習如廁, 脫掉尿布, 每40分鐘-1小時(喝水或餐後30-40分鐘)帶寶寶到廁所引導他大小便, 讓他逐漸習慣在廁所完成大小便的動作。

學習重點:21天持續學習

習慣的建立至少須持續21天不間斷, 此階段確實的執行能穩固寶寶的認知, 讓習慣更快的被穩定建立, 因此, 若21天中有長程的出遊計畫, 建議可先將如廁訓練延後執行,

Advertisiment
否則一旦中斷, 可能又要從頭開始, 林芝鈴園長表示, 2-3歲是為寶寶將先前給予的認知建立連結(現階段良好習慣)的開始, 若延續性不夠, 很容易因為1天的破壞就前功盡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