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歲半的寶寶發音不標準怎麼辦

一般說來, 寶寶過了周歲就會“哼哼呀呀”的牙牙學語了, 嘴裡也能“蹦”出幾個單詞句了, 可是有的寶寶已經快到3歲了還不會說話, 這讓家長犯了難, 寶寶為什麼會延遲說話呢, 而且有的3歲半的寶寶發音不標準怎麼辦?這其中有多種原因。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家兒子3歲半了, 說話總是發音不標準, 現在都已經上幼稚園了, 之前我們上早教的時候也是這樣, 我總想著是不是還小才會這樣呢, 可是已經上幼稚園也還是這樣呢, 不如說西瓜, 她會說西八, 屁股說成屁補, 這樣怎麼辦好呀, 真是擔心死了,

Advertisiment
3歲半的寶寶發音不標準怎麼辦?

星寶寶小編說:一般情況下, 孩子長到二三歲就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 四歲時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的口語了, 到五歲以後能較清楚地複述聽過的故事大意、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 正常情況下, 發育晚的孩子與發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個月的差異, 超過這個時限, 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2歲至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語言表達能力在這段時間發展最迅速。 父母應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著重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具體來說, 要注意幾點:

1、要注意發音和用詞的準確性

儘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孩子交流, 而不要用兒語及方言和孩子說話。 與孩子說話時要速度緩慢, 發音清晰。

Advertisiment

2、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意願

當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意願時, 父母不要馬上替孩子說出來, 應該引導孩子學習和使用新詞彙。 當孩子需要父母説明的時候, 父母不要過分勤快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也要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從而為孩子使用語言提供正面的體驗。

3、營造良好的親子溝通氛圍

在日常生活中, 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 凡事多與孩子溝通。 外出的時候, 也可以鼓勵孩子把看到的東西告訴父母。 與孩子說話時, 儘量不要使用命令、要求、否定等語氣, 多使用請求、協商、肯定等語氣, 讓孩子在交流中獲得尊重感。

一般來說, 女孩的語言發展早于男孩, 親子溝通較多的孩子語言發展要早於缺乏溝通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3歲後仍然發音不清晰, 聽不懂別人的話, 或者孩子平時都是沉默寡言的, 父母就需要帶孩子去兒科看看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