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3歲前的兒童早教應以遊戲為主

3歲前的兒童早教注意事項有哪些?眾所周知, 早教都孩子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而早教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學習知識, 而是抓住寶寶成長的關鍵期, 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母嬰專家指出, 3歲前的兒童早教應以遊戲為主。

早教機構則是幫助家長 在寶寶成長的適當時機, 通過外界刺激來促進孩子各種能力的挖掘, 這種刺激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視覺跟蹤、內耳平衡節奏、語言、接受指令能力等方面的訓練。 在這些刺激下, 寶寶的先天反射能力、空間感、身體協調能力、精細動作以及智商潛能都會得到合理的開發並有所提高,

Advertisiment
有效預防未來生活中不必要的學習障 礙, 同時也為寶寶社交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了基礎。 家長要走好對孩子智慧開發的第一步——早期刺激, 更應該使用科學的方法, 配合早教中心及早進行。

3歲前的兒童早教應以遊戲為主

父母在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的時候, 要注重對其行為習慣、性格意志、交往能力的培養, 寓教於生 活, 寓教於遊戲, 寓教於交往, 而不是以單純地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 基於嬰幼兒個體的特殊性, 0-3歲的早教有別于兒童教育, 應以遊戲為主, 讓寶寶在遊戲中 獲得知識、積累經驗、養成習慣。 在遊戲中孩子模仿各種舉動、言語和表情所積累的豐富印象, 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當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興趣和愛好。

Advertisiment

早期教育之智力開發

早期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要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早期開發, 得以迅速發展。 智力開發越早越好。 遊戲是早期教育形式之一, 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 寶寶 在遊戲中不僅鍛煉了身體, 也在模仿中學習, 培養了注意力、觀察力、學會一些動作、技能, 還能在遊戲中積累經驗, 豐富知識, 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使寶寶的大腦 變得靈活, 有利於智力的發育。 講故事也是智力開發的重要方法, 孩子在2-3歲後最愛聽父母、老師講故事, 家長們應選擇些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較強的適合 孩子的故事, 讓孩子在故事中獲得知識, 在故事中受到教育, 有助於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 還應對孩子進行美的教育,

Advertisiment
常帶孩子逛公園、郊遊、參觀博物館、天文 館、動物園, 教孩子繪畫、聽音樂等, 從小受到美的薰陶, 喚起孩子對美的追求和嚮往, 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早期教育之德育教育

從幼兒開始就應該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 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什麼可以做, 什麼是不可做的。 如:1歲的孩子如不滿意, 就打人、哭鬧, 這時大人應用表情、手勢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對, 不是好孩子, 逐漸用講故事或畫冊中的圖片來教育孩子, 並能逐漸分清是非善惡。 開始教孩子一些文明用語“你 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培養孩子懂禮貌, 愛父母及家人。 尊敬老人和老師, 和小朋友團結友好, 關心他人, 幫助他人,

Advertisiment
要誠實, 不要撒謊, 同 時在教育孩子時, 父母要以身作則, 做出表率。 教育孩子要以表揚、鼓勵為主。 如孩子有錯, 一定要進行批評教育, 講明道理, 耐心、細緻、反復地進行教育, 才能 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早期教育之行為習慣

幼兒要養成好的習慣要進行反復教育才能形成, 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言行以表。 如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會給孩子養成一些壞習慣。 要養成好的飲食 習慣:讓孩子按時吃飯, 不要邊吃邊玩, 不挑食, 不厭食。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足夠睡眠時間, 按時睡覺, 按時起床。 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應逐漸讓孩 子自己洗手、洗臉, 飯前、便後要洗手。 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動手, 愛勞動的習慣,

Advertisiment
我們家長不能因孩子勞動不徹底、不乾淨, 就不讓孩子動手勞 動, 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養成孩子愛學習的習慣:孩子在3歲時, 就要教他識字、聽音樂、簡單的外語單詞。 形式、內容要生動、活潑, 培養孩子的 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3歲前的兒童早教應以遊戲為主。 為了更好的保證兒童成長教育,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 雖然兒童早教傾注了家長的心血, 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把最好的給寶寶, 但在兒童早教中無形中會走入誤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