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個月寶寶的常見疾病及護理方法

2個月的寶寶還只懂得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患病了就會放聲大哭,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及時讀懂寶寶的哭聲, 正確應對寶寶的疾病。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個月寶寶的常見疾病及護理方法, 希望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

吐奶

2個月寶寶會出現回奶是因為不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大量進食。 這是正常現象, 久了就會適應的, 所以在餵奶以後要把寶寶豎起來拍, 從下往上拍, 然後把寶寶放下來的時候要稍微側著躺, 過一會再放平。

嬰兒哭鬧

哭是生理性反應, 如果是以手指觸及嘴角, 小兒就會轉過頭尋找乳☆禁☆頭,

Advertisiment
餵奶後啼哭停止, 這便是饑餓性啼哭, 如果哭聲大, 無規律, 可能是餵養不當, 臥位不適, 尿布濕, 臀紅及臀部皮膚糜爛, 蟲咬, 或者腸蠕動加劇要大便等。

便秘

寶寶便秘的判斷標準是:連續2天以上, 大便幹結才能診斷為便秘, 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大便不會幹結, 不要把孩子攢肚現象誤認為便秘, 而採取不恰當的措施。 平時要給寶寶額外多補充水分, 適當給寶寶腹部順時針按摩, 促進腸蠕動, 要養成排便的好習慣, 調整飲食, 適當更換奶粉, 也可在奶粉中加一勺白糖。

攢肚

出現攢肚的孩子多為母乳餵養兒。 當孩子滿月前後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 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 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 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

Advertisiment
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 最終導致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 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 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 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 二者的其他區別可表現在排便時無痛苦表現, 排出的大便量不多、無硬結等。

濕疹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 在新生兒當中極為常見, 就是通常我們俗稱的“奶癬”。 新生兒的頭和臉是最易出現濕疹的部位, 嚴重的寶寶甚至蔓延到脖子、肩膀、臀部以及四肢。 出現濕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寶寶對牛奶、母乳以及雞蛋白等食物過敏導致的, 也可能是來自父母的遺傳。 嬰兒的皮膚很敏感, 平時要保持室內濕潤, 找到敏感源, 遠離易過敏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寶寶衣服儘量用純棉的, 要多曬太陽, 保持清潔。

紅臀

這是寶寶尿布上的肥皂沒有漂洗乾淨, 刺激皮膚引起的反應。 也有可能是尿布髒了沒及時換, 還有就是病菌引起的, 所以平時要勤換尿布, 保持清潔, 尿布用開水燙後再到太陽底下曬, 大便後要用清水洗淨臀部, 輕輕揩幹, 撲粉、保持乾燥。

鼻塞

可能是寶寶生病了, 造成呼吸不暢, 適量給寶寶吃點魚肝油, 寶寶房間以28~30攝氏度左右為宜, 用溫濕毛巾放在寶寶的鼻部進行熱敷, 及時為寶寶清除鼻腔分泌物。

窒息

小寶寶不要睡太軟的床和大而軟的枕頭, 最好單睡一張小床。 小床上不要放衣物、玩具、繩子等, 以免套住寶寶的頸部或堵住寶寶的口鼻。 若小寶寶與大人同床, 最好分被睡,

Advertisiment
若與大人同床、同被更應小心, 不要讓被子捂住口鼻而窒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