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檢查>正文

280天孕產檢查精準時間表

一:0~5周

MC停了·初步驗孕·開始害喜

當女性發現每個月固定要來的“大姨媽”一直遲遲沒來, 而且開始出現惡心、嘔吐、胃口不佳等情形時, 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 建議您不妨先去藥店購買市售的早孕試條自行測試一下, 或直接去婦產科, 請專科醫師為你檢查。 由于每位女性的排卵周期不盡相同, 有人可能是28天, 有人則要拖到35天, 若周期較長, 則驗孕的周數就要往后延了。

初次問診極為重要

“問診”對第一次到婦產科檢查的女性而言, 極為重要。 因為問診沒做好的話, 原本35天一次月經的女性, 可能會讓醫師誤以為是28天來一次月經,

Advertisiment
這時醫師為女性所做的驗孕, 就失去了準確度。

訂出日后的預產期

此外, 女性的月經周期可供醫師訂出日后的預產期。 基本上, 對于月經周期為28天的女性來說, 從最后一次月經算起, 直到預產期, 整個孕期約為280天。 所以, 女性平時若是35天的排卵周期, 那么以最后一次月經來潮日算起, 預產期要再多加7天(亦即287天)。
所以, 準媽媽若要自行估算預產期的話, 其實很簡單。 以28天為一周期的女性為例, 有關預產期的算法, 就是從最后一次月經減去3個月, 再加上7天即可。 通常“預產期”是以40周為原則, 但女性生產時, 大多是在38至42周間, 所以, 仍有±2周的差異。

如何驗孕

想要驗孕的女性, 在第一次看診時, 都會被婦產科醫師問到“最后一次月經何時來的?”并為你計算一下遲到天數,

Advertisiment
若超過28天, 大部分會懷疑是否有懷孕的可能。 這時醫師會請你拿紙杯到廁所自行收集尿液, 再拿到檢驗科檢驗, 5分鐘內就會有結果出現。 當然, 也可自行購買市售早孕試條來驗孕, 若出現2條的話, 即代表已懷孕;若出現1條, 即表示尚未懷孕。

不過, 尚未驗出懷孕的女性, 也要檢查是否有其他婦科原因的影響。 另外, 也不能完全排除懷孕的可能, 因為有可能是排卵日期往后延導致無法驗出。 至于已證實懷孕的女性, 醫師會為你計算孕期周數, 由于0~5周的胎兒太小, 準媽媽即使做了超聲波也無法看到, 所以, 醫師都會延后1周, 再為孕婦做更詳細的檢查。

0~5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Advertisiment

* 以正常的月經周期來說, 如果超過一周月經沒來, 就要懷疑有懷孕的可能性。

* 如果已確定懷孕, 準媽媽即可馬上算出預產期, 正確算法是以最后一次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算起, 而不是以排卵日或受精日算起。

* 沒有施行避孕, 或有妊娠可能性的女性, 都要注意藥物的服用和X光線的照射, 事先一定要告知醫生已有妊娠的可能性, 也要注意不可以任意服用市面上所賣的成藥。
* 月經比平常來得少, 也可作為判別懷孕的可能。 若有出血或是茶色分泌物的出現, 就要注意, 有些人會誤以為是下一次月經的來潮。
5~6周

超聲波檢查·看胚胎數

通過超聲波檢查, 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 若仍未看到, 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

Advertisiment
懷孕女性若無陰☆禁☆道出血的情況, 僅需看看胚囊著床的位置。 若有陰☆禁☆道出血時, 通常是“先兆性流產”, 這段時間若有一些組織從陰☆禁☆道中掉出來, 就要考慮是否真的是流產。 另外, 在孕期5~8周間, 還可以看到胚胎數目, 以確定準媽媽是否孕育了雙胞胎!

二:6~8周

可看到胎兒心跳、卵黃囊

準媽媽在孕期6~8周內做超聲波檢查時, 可看到胚胎組織在胚囊內, 若能看到胎兒心跳, 即代表胎兒目前處于正常狀態。 此外, 在超聲波的掃瞄下, 還可以看到供給胎兒12周前營養所需的卵黃囊, 這可是胎兒自己所帶的一個“小便當”啊!若未看到胎兒心跳, 準媽媽可以隔上幾天或1周, 再赴醫院做超聲波檢查。

6~8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已出現害喜現象,

Advertisiment
時而會有倦怠感, 所以, 準媽媽心情起伏會特別明顯。 此時, 不要太在意心情上的變化, 可以利用閱讀或散步來調節心情。

* 此時正值不穩定、容易流產的階段, 所以要停止劇烈運動。 不過, 也不要過度保護自己, 可以經常出去走走, 或提早購買懷孕所需的用品。

* 害喜的準媽媽們, 因為激素在體內產生變化, 通常味覺特別敏感, 尤其是對油煙味難以忍受。 此時味口也開始改變, 有些人會特別偏好某一種食物或味道。
* 大多數準媽媽以晨吐居多, 所以, 建議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 應避免太油膩的食物, 此階段應以固體類食物為主, 湯汁類的食物可在兩餐之間飲用。

三:9~11周

做絨毛膜采樣·可聽到胎心音·預防流產的發生

準媽媽若家族本身有遺傳性疾病,可在孕期9~11周做“絨毛膜采樣”。由于此項檢查具有侵入性,常會造成孕婦流產及胎兒受傷,因此,目前做這方面檢查的人不多。

由于準媽媽在12周前最易發生流產,若在此時身體有不適現象,如下腹痛或陰☆禁☆道出血等,為了保住胎兒,最好多臥床休息,這是孕婦最好的安胎藥。如果準媽媽陰☆禁☆道有出血情形、胎兒有流產跡象、子宮頸機能不全等狀況,建議在懷孕過程中,避免和先生“嘿咻”,以免造成流產。

不過,準媽媽如未出現上述癥狀,只要不采取特殊體位來進行性☆禁☆愛體驗,就不大會傷害到自己和胎兒。所以,準爸媽除了在懷孕初期(12周之前)及后期(36周以后)不宜享受魚水之歡外,在孕期其他時期,先生最好全程戴上安全套,以免精液內的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而導致流產或早產。

9~11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尿頻是孕期一定會出現的癥狀,改掉憋尿的習慣、避免患有尿路感染,且晚上少喝太多的液體即可。

* 懷孕期間,面對未知的懷孕過程,孕婦難免會有失眠的情形,不妨多和先生談談心理的感受,適時緩解孕期的心情,排除引起失眠的主要因素,才能真正解決失眠的困擾。

* 懷孕期間生理代謝比較旺盛,可能會有較多陰☆禁☆道分泌物,孕期可以勤換護墊,或是穿著棉質吸汗的內褲,以保護局部干爽,就會比較舒服。

四:12周

第一次正式產檢·領取“孕婦健康手冊”·做各項基本檢查

每位準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由于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日后醫師為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并做記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 量體重和血壓。

2. 進行問診:醫師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后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3. 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癥、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禁☆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于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于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準媽媽平躺在診斷臺上,以手來觸摸準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6.抽血: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范。

7.檢查子宮大小:準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準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于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一推斷,即小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8.“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準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癥的高危險群。主要是以超聲波來看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于2.5(或3)以上,胎兒罹患唐氏癥的幾率就會較高,這時醫師會建議準媽媽再做一次羊膜穿刺,來看染色體異常與否。

五:13~16周

第二次產檢·唐氏癥篩檢·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準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準媽媽在16周以上,可抽血做唐氏癥篩檢(但以16~18周最佳),并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

至于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有關體重的增加,以每周增加不超過500克為最理想狀況。

13~16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孕婦平常要注意正確的姿勢,要伸直背肌,若姿勢不好,就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的毛病。不過不要太勉強自己,不論是工作或坐姿都要讓自己處于最舒服的狀態。

* 隨著胎兒重量增加,多休息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適時使用托腹褲或托腹帶來支撐,也可以緩解腰疼背痛的困擾。

* 孕期的性☆禁☆生☆禁☆活,在懷孕初期必須特別注意。若孕婦本身曾有早產傾向,需特別小心。在性姿勢方面,以不刺激、溫和、安全為首要。

六:17~20周

第三次產檢·詳細超音波檢查·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假性宮縮的出現

準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至于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第1胎約在18~20周出現;第2胎則在16~18周會感覺到。此外,準媽媽在20周以后,會出現假性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鐘內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

17~20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孕婦飲食以均衡為主,孕期體重避免增加太多或不足,在產檢時,醫師會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建議。此階段害喜大致消失,食欲會變得比較好,也是容量變胖的時候,所以在飲食上要有所節制。

* 大部分的孕婦容易有腳部抽筋的現象,所以孕期鈣質、鐵質的補充必須充足。但是在補充之前,要跟婦產專科醫師討論,以把握最恰當的服用時機。

* 孕婦若有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必須事先跟牙科醫師告知懷孕的事實。必須時常注意口腔的清潔,尤其懷孕前期孕吐容易產生胃酸,最好能常常漱口或多刷牙,以保持口腔衛生及牙齒健康。

* 為了讓妊娠過程順利一些,可以開始每天做一些簡易體操。

七:21~24周

第四次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先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來做一項耐糖試驗,此時準媽媽不需要禁食。喝下50克的糖水,等1小時后,再進行抽血,當結果出來后,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即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此次要先空腹8小時后,再進行抽血,然后喝下100克的糖水,1小時后抽1次血,2小時后再抽1次,3小時后再抽1次,總共要抽4次血。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于標準值的話,即代表準媽媽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采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造成胎兒畸形。

21~24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孕婦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排便習慣直接影響孕期便秘狀況,若孕前就有便秘,孕期便秘現象會加劇,甚至會引起痔瘡,所以孕婦要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 孕婦要增加蔬菜水果及纖維質的攝取,建議多喝優酪乳制品來幫助排便。盡量不要使用藥物或其他刺激物來增加排便次數,若需要使用藥物也應由醫師開立處方。

* 如果想要親自哺乳,建議孕婦先購買哺乳胸罩,哺乳胸罩以棉質較易吸汗的為最好,在罩杯選擇上,可以選擇大兩個號碼、大一個罩杯的尺寸,例如:本來是75A者,就要購買85B的尺寸。可以調整罩杯大小的哺乳內衣,能讓孕婦解除不停替換胸罩的煩擾。購買哺乳胸罩時,最好選擇具有支托功能、罩杯前掀式的,這樣在哺乳時能適度支撐乳☆禁☆房,可減少產后乳☆禁☆房腫脹產生的疼痛。

* 因為中期以后較容易出現貧血,所以要多食用含鐵的食物,如肝臟、波菜、葡萄干、牡蠣、蛋等。

* 注意胎動情形,不妨詳細記錄下來,供醫護人員做參考。

八:25~28周

第五次產檢·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德國麻疹

此階段最重要是為準媽媽抽血檢查乙型肝炎,目的是要檢視準媽媽本身是否帶原或已感染到乙型肝炎,如果準媽媽的乙型肝炎兩項檢驗皆呈陽性反應,一定要讓小兒科醫師知道,才能在準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為新生兒注射疫苗,以免讓新生兒遭受感染。此外,要再次確認準媽媽前次所做的梅毒反應,是呈陽性還是陰性反應,如此方能在胎兒未出生前,即為準媽媽徹底治療梅毒。

至于德國麻疹方面,準媽媽除了要抽血檢驗,是否曾于懷孕前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一旦注射過者,檢驗結果會呈陽性反應。在此特別提醒曾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的女性,由于是將活菌注射于體內,所以,最好在注射后3~6個月內不要懷孕,因為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如果準媽媽擔心的話,可事前做羊水篩檢、高層次超聲波檢查等,以降低胎兒畸形的可能性。

25~28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腳部水腫是孕婦常見的癥狀,但是若有膝蓋以上水腫、臉腫的現象就要特別注意,如果血壓過高,就要懷疑可能是子癇前癥(妊娠毒血癥)的可能性。

* 如果工作關系需要時常站立走動,孕婦不妨穿上彈性襪,可以幫助下肢血液循環,也可以緩解水腫現象。休息時,可以抬高下肢,讓足部獲得充分休息。睡覺時,可以采取側臥位等輕松的姿勢,并稍微將腳墊高。

* 孕婦要多了解孕期、生產方面的知識。并要隨時注意出血和腹痛的癥狀,這些都是能及早發現緊急性早產的線索。

* 飲食不僅要注意糖分的攝取,也要注意不可攝取過量的鹽分。湯的口味要放淡,腌菜也只能吃一點點,可以用檸檬來調味。

九:29~32周

第6次產檢·下肢水腫·子癇前癥的發生·預防早產

在孕期28周以后,醫師要陸續為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為準媽媽的子宮,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所以,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準媽媽如何自我檢視水腫呢?可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后,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此外,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準媽媽若要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著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抬高,并以左側位躺。

由于大部分的子癇前癥,會在孕期28周以后發生。醫師通常依據準媽媽測量血壓所得到的數值作為依據,如果測量結果發現準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準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癥的危險。所以,準媽媽在懷孕后期,針對血壓、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檢查非常重要。

另外,準媽媽在37周前,要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并有陰☆禁☆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29~32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因為體質不同,妊娠紋出現與否也因人而異,所以適度擦拭滋潤乳霜,對皮膚保養有幫助,但是必須注意涂抹的乳霜內含的成分。此外,有些孕婦會有肚皮瘙癢的問題,婦產科醫師會視狀況給予藥膏治療,不過,大多數于產后就會緩解了。

* 腹部出現發硬的狀況,孕婦可以把手放在腹部靠近子宮的位置,可測知子宮收縮的頻率及強度。如果子宮收縮是偶爾的話,可以在家繼續觀察,如果持續在3、4分鐘內就抽動兩三次,則必須謹慎小心,最好立刻前往醫院檢查。

* 在懷孕后期,出現低于十分鐘的持續子宮收縮,孕婦就要判別是否是產兆的開始,此時若伴有便意感,就可能進入產程階段,孕婦須立刻前往醫院。

* 打算異地待產的人,可以先訂計劃,也要請目前的婦產專科醫師提供一份妊娠報告,讓孕婦帶回去給新的婦產專科醫生做參考。

準媽媽若家族本身有遺傳性疾病,可在孕期9~11周做“絨毛膜采樣”。由于此項檢查具有侵入性,常會造成孕婦流產及胎兒受傷,因此,目前做這方面檢查的人不多。

由于準媽媽在12周前最易發生流產,若在此時身體有不適現象,如下腹痛或陰☆禁☆道出血等,為了保住胎兒,最好多臥床休息,這是孕婦最好的安胎藥。如果準媽媽陰☆禁☆道有出血情形、胎兒有流產跡象、子宮頸機能不全等狀況,建議在懷孕過程中,避免和先生“嘿咻”,以免造成流產。

不過,準媽媽如未出現上述癥狀,只要不采取特殊體位來進行性☆禁☆愛體驗,就不大會傷害到自己和胎兒。所以,準爸媽除了在懷孕初期(12周之前)及后期(36周以后)不宜享受魚水之歡外,在孕期其他時期,先生最好全程戴上安全套,以免精液內的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而導致流產或早產。

9~11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尿頻是孕期一定會出現的癥狀,改掉憋尿的習慣、避免患有尿路感染,且晚上少喝太多的液體即可。

* 懷孕期間,面對未知的懷孕過程,孕婦難免會有失眠的情形,不妨多和先生談談心理的感受,適時緩解孕期的心情,排除引起失眠的主要因素,才能真正解決失眠的困擾。

* 懷孕期間生理代謝比較旺盛,可能會有較多陰☆禁☆道分泌物,孕期可以勤換護墊,或是穿著棉質吸汗的內褲,以保護局部干爽,就會比較舒服。

四:12周

第一次正式產檢·領取“孕婦健康手冊”·做各項基本檢查

每位準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由于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日后醫師為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并做記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 量體重和血壓。

2. 進行問診:醫師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后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3. 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癥、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禁☆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于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于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準媽媽平躺在診斷臺上,以手來觸摸準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6.抽血: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范。

7.檢查子宮大小:準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準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于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一推斷,即小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8.“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準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癥的高危險群。主要是以超聲波來看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于2.5(或3)以上,胎兒罹患唐氏癥的幾率就會較高,這時醫師會建議準媽媽再做一次羊膜穿刺,來看染色體異常與否。

五:13~16周

第二次產檢·唐氏癥篩檢·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準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準媽媽在16周以上,可抽血做唐氏癥篩檢(但以16~18周最佳),并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

至于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有關體重的增加,以每周增加不超過500克為最理想狀況。

13~16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孕婦平常要注意正確的姿勢,要伸直背肌,若姿勢不好,就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的毛病。不過不要太勉強自己,不論是工作或坐姿都要讓自己處于最舒服的狀態。

* 隨著胎兒重量增加,多休息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適時使用托腹褲或托腹帶來支撐,也可以緩解腰疼背痛的困擾。

* 孕期的性☆禁☆生☆禁☆活,在懷孕初期必須特別注意。若孕婦本身曾有早產傾向,需特別小心。在性姿勢方面,以不刺激、溫和、安全為首要。

六:17~20周

第三次產檢·詳細超音波檢查·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假性宮縮的出現

準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至于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第1胎約在18~20周出現;第2胎則在16~18周會感覺到。此外,準媽媽在20周以后,會出現假性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鐘內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

17~20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孕婦飲食以均衡為主,孕期體重避免增加太多或不足,在產檢時,醫師會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建議。此階段害喜大致消失,食欲會變得比較好,也是容量變胖的時候,所以在飲食上要有所節制。

* 大部分的孕婦容易有腳部抽筋的現象,所以孕期鈣質、鐵質的補充必須充足。但是在補充之前,要跟婦產專科醫師討論,以把握最恰當的服用時機。

* 孕婦若有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必須事先跟牙科醫師告知懷孕的事實。必須時常注意口腔的清潔,尤其懷孕前期孕吐容易產生胃酸,最好能常常漱口或多刷牙,以保持口腔衛生及牙齒健康。

* 為了讓妊娠過程順利一些,可以開始每天做一些簡易體操。

七:21~24周

第四次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先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來做一項耐糖試驗,此時準媽媽不需要禁食。喝下50克的糖水,等1小時后,再進行抽血,當結果出來后,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即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此次要先空腹8小時后,再進行抽血,然后喝下100克的糖水,1小時后抽1次血,2小時后再抽1次,3小時后再抽1次,總共要抽4次血。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于標準值的話,即代表準媽媽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采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造成胎兒畸形。

21~24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孕婦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排便習慣直接影響孕期便秘狀況,若孕前就有便秘,孕期便秘現象會加劇,甚至會引起痔瘡,所以孕婦要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 孕婦要增加蔬菜水果及纖維質的攝取,建議多喝優酪乳制品來幫助排便。盡量不要使用藥物或其他刺激物來增加排便次數,若需要使用藥物也應由醫師開立處方。

* 如果想要親自哺乳,建議孕婦先購買哺乳胸罩,哺乳胸罩以棉質較易吸汗的為最好,在罩杯選擇上,可以選擇大兩個號碼、大一個罩杯的尺寸,例如:本來是75A者,就要購買85B的尺寸。可以調整罩杯大小的哺乳內衣,能讓孕婦解除不停替換胸罩的煩擾。購買哺乳胸罩時,最好選擇具有支托功能、罩杯前掀式的,這樣在哺乳時能適度支撐乳☆禁☆房,可減少產后乳☆禁☆房腫脹產生的疼痛。

* 因為中期以后較容易出現貧血,所以要多食用含鐵的食物,如肝臟、波菜、葡萄干、牡蠣、蛋等。

* 注意胎動情形,不妨詳細記錄下來,供醫護人員做參考。

八:25~28周

第五次產檢·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德國麻疹

此階段最重要是為準媽媽抽血檢查乙型肝炎,目的是要檢視準媽媽本身是否帶原或已感染到乙型肝炎,如果準媽媽的乙型肝炎兩項檢驗皆呈陽性反應,一定要讓小兒科醫師知道,才能在準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為新生兒注射疫苗,以免讓新生兒遭受感染。此外,要再次確認準媽媽前次所做的梅毒反應,是呈陽性還是陰性反應,如此方能在胎兒未出生前,即為準媽媽徹底治療梅毒。

至于德國麻疹方面,準媽媽除了要抽血檢驗,是否曾于懷孕前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一旦注射過者,檢驗結果會呈陽性反應。在此特別提醒曾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的女性,由于是將活菌注射于體內,所以,最好在注射后3~6個月內不要懷孕,因為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如果準媽媽擔心的話,可事前做羊水篩檢、高層次超聲波檢查等,以降低胎兒畸形的可能性。

25~28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腳部水腫是孕婦常見的癥狀,但是若有膝蓋以上水腫、臉腫的現象就要特別注意,如果血壓過高,就要懷疑可能是子癇前癥(妊娠毒血癥)的可能性。

* 如果工作關系需要時常站立走動,孕婦不妨穿上彈性襪,可以幫助下肢血液循環,也可以緩解水腫現象。休息時,可以抬高下肢,讓足部獲得充分休息。睡覺時,可以采取側臥位等輕松的姿勢,并稍微將腳墊高。

* 孕婦要多了解孕期、生產方面的知識。并要隨時注意出血和腹痛的癥狀,這些都是能及早發現緊急性早產的線索。

* 飲食不僅要注意糖分的攝取,也要注意不可攝取過量的鹽分。湯的口味要放淡,腌菜也只能吃一點點,可以用檸檬來調味。

九:29~32周

第6次產檢·下肢水腫·子癇前癥的發生·預防早產

在孕期28周以后,醫師要陸續為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為準媽媽的子宮,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所以,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準媽媽如何自我檢視水腫呢?可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后,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此外,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準媽媽若要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著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抬高,并以左側位躺。

由于大部分的子癇前癥,會在孕期28周以后發生。醫師通常依據準媽媽測量血壓所得到的數值作為依據,如果測量結果發現準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準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癥的危險。所以,準媽媽在懷孕后期,針對血壓、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檢查非常重要。

另外,準媽媽在37周前,要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并有陰☆禁☆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29~32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 因為體質不同,妊娠紋出現與否也因人而異,所以適度擦拭滋潤乳霜,對皮膚保養有幫助,但是必須注意涂抹的乳霜內含的成分。此外,有些孕婦會有肚皮瘙癢的問題,婦產科醫師會視狀況給予藥膏治療,不過,大多數于產后就會緩解了。

* 腹部出現發硬的狀況,孕婦可以把手放在腹部靠近子宮的位置,可測知子宮收縮的頻率及強度。如果子宮收縮是偶爾的話,可以在家繼續觀察,如果持續在3、4分鐘內就抽動兩三次,則必須謹慎小心,最好立刻前往醫院檢查。

* 在懷孕后期,出現低于十分鐘的持續子宮收縮,孕婦就要判別是否是產兆的開始,此時若伴有便意感,就可能進入產程階段,孕婦須立刻前往醫院。

* 打算異地待產的人,可以先訂計劃,也要請目前的婦產專科醫師提供一份妊娠報告,讓孕婦帶回去給新的婦產專科醫生做參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