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寶寶便血怎麼辦

10歲寶寶便血怎麼辦

兒童大多數便血是由於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但也可以是全身疾病表現的一部分。 對於因肛裂而引起便血,治療方法很簡單,一是在肛裂的部位塗抹藥膏,二是引導小兒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排便,三是調整其飲食結構,強調均衡飲食。 那麼10歲寶寶便血怎麼辦?

1、小兒患上便血的治療時候還要注意保暖應適當,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受涼,給寶寶穿得較厚,這樣孩子就可能會大量出汗,導致水分丟失增多,也會加重大便乾燥。

Advertisiment

2、小兒便血患者多吃蔬菜等粗纖維的食物,以幫助腸道蠕動,軟化大便。 例如芹菜、青菜、紅薯、南瓜、山藥等。

3、給小兒便血的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多喝白開水,如果是較大的孩子,也可以喝稀釋過的新鮮水果汁。

4、小兒便血患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定時讓孩子大便,對於一些孩子,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寶寶,由於大便乾燥引起大便時肛門疼痛等不適,孩子可能就比較害怕拉大便,有便意時也可能憋著不拉,時間一長大便會更乾燥,孩子更不敢拉,形成惡性循環。

Advertisiment

5、可適當吃一些油脂類的食物,以便幫助潤腸、並促進腸道蠕動。

小兒便血的檢查

便血在小兒時期並不少見,長期慢性便血(隱性或顯性),必然引起小兒發育緩慢或停滯,嚴重者可出現頭暈昏倒甚至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育。

小兒便血的外觀可為血與便相混或不相混,可表現為鮮紅、粉紅、暗紅、黑色大便(顯性血便);還有部分為大便顏色正常,而做大便化驗時查出大便帶血,醫學上稱為大便潛血陽性(隱性血便)。

10歲寶寶便血的原因

由於引起小兒便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肛裂、直腸息肉、急性壞死性腸炎等,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小兒出現便血的情況時,應先找出具體原因,再對症治療。

Advertisiment
兒童常見的便血原因有以下幾種:

1、肛裂。 便血時伴肛門疼痛,排便時疼痛加重,肛周有裂口,常合併有便秘,嚴重時會伴發痔瘡和肛乳☆禁☆頭肥大。

2、兒童息肉。 便血時可混有黏液,可伴腹痛和貧血,排便時肛門無疼痛,可有草莓樣腫物脫出肛門外。

3、腸炎、痢疾、腸套疊、腸重複畸形等。

4、食物或藥物的影響。 某些食物和藥物也可引起大便顏色的變化,有時容易與便血混淆。 如夏天吃大量西瓜和番茄後可以使大便顏色變紅,貧血小兒服用鐵劑後大便可發黑,食用動物血後大便顏色也可發黑,這些由於食物和藥物引起大便顏色的變化不屬於便血。

Advertisiment

先天性肛門畸形會影響其生長發育;而肛周膿腫若不及時治療會形成肛瘺等。 兒童一旦患了肛門病要及時就醫,而且建議到正規的專科醫院治療,以防手術、術式選擇不當而引起鬆弛或狹窄等併發症,給患兒生理及心理造成更大傷害。 那麼怎樣預防小兒便血?

怎樣預防小兒便血

1、培養小兒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小兒排便時,要選擇家長和小兒時間都不緊張時,讓小兒自然地排便,並每天耐心地按時進行,便可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2、讓小兒有適當的活動量。 對於小嬰兒,家長可讓其在床上翻滾爬動,增加其活動量,預防便秘;對於大一點的小兒,家長可以在飯後多帶他出去散步,增加其活動量,以預防便秘。

Advertisiment

3、進行科學餵養。 小兒的膳食應當結合其生理特點,滿足生長需要,保障機體健康,因此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 小兒除了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之外,應當多吃一些粗糧、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這對預防小兒便秘有較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小兒已經出現便秘、肛裂、便血後,家長不能單純使用通便瀉藥或向小兒肛門內塞進開塞露等方法,應讓孩子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喝水,標本同治,減輕患兒的痛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