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0~24個月寶寶營養方案

作者簡介:天津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 尤以“幼兒衛生學”、“保健學”、“嬰幼兒營養學”、“幼兒科學教育”方面為專長。 發表及獲獎論文幾十篇, 并多次參與相關方面的科研課題和教材編寫工作。

有調查表明, 我國嬰兒在出生頭4個月的生長發育狀況與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參考值或發達國家的兒童相似。 但4個月后, 隨著年齡增加, 我國兒童的生長發育速度則逐漸低于WHO的推薦參考值或發達國家的兒童。 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 6個月后嬰兒的營養不良和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上升速度最快, 究其原因,

Advertisiment
與嬰兒4~6個月時未能及時合理添加輔食有關。 因此, 及時做好輔食添加是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中國政府、大部分兒童保健專家和科研機構都建議, 寶寶在4~6個月大時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小于4個月的寶寶的消化系統和腎臟還沒有發育成熟, 不能消化處理除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任何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嬰兒最佳喂養方式:

①0~4個月或6個月內應純母乳喂養。

②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③6個月后的嬰兒都要開始添加輔食。

④母乳喂養可持續到嬰兒出生的第二年。

0~3個月

營養建議

寶寶3個月之內可以純母乳喂養,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最天然的的食品。 只要保證乳母的營養需要, 母乳可以為寶寶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水都無需喝。

Advertisiment
寶寶的胃很小, 喝了水就會影響寶寶喝奶, 影響寶寶的體重增加。 如果是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 只有在夏天炎熱的時候需要為寶寶加一些白開水, 預防便秘。

注意補充維生素D。 因為寶寶很少曬太陽, 而人奶含維生素D很少, 不能滿足寶寶每日的需要量, 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佝僂病, 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為了防止寶寶患佝僂病, 在新生兒出生半個月時,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加服魚肝油。

注意事項

1.魚肝油服用量一定要遵醫囑。 過量服用會造成中毒, 輕者令寶寶食欲減退、煩躁、惡心、嘔吐, 重者可損害心腎功能。

2.純母乳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需要, 那是以乳母合理膳食為前提。 乳母膳食中各種營養素和熱能應充分供給, 同時要有利于促進乳汁的分泌。

Advertisiment

乳母理想的食物搭配方案

主食450~600克, 肉類100~150克, 蛋類50~100克, 奶類200~400克, 豆類及制品100克, 新鮮蔬菜、水果500克(其中綠葉蔬菜不少于250克)。

多食用湯水, 如肉湯、骨頭湯、雞湯、魚湯和粥類, 促進乳汁分泌。

烹調方式多用煮和燉, 少用油炸。

4~6個月

營養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 只要保證乳母的營養需要, 此階段仍舊可以純母乳喂養。 不過, 一般認為, 3個月內的嬰兒因為體內有一定的鐵儲存, 只喂哺乳類也不致缺鐵。 但隨著寶寶年齡增長, 由于乳類中鐵含量少, 單純乳類喂養容易造成寶寶缺鐵。 由于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 缺鐵的話很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所以應該及時添加強化鐵的谷類食物。

4個月大的嬰兒已能分泌一定量的淀粉酶,

Advertisiment
可以消化吸收淀粉, 加上添加輔食也能鍛煉其咀嚼、吞咽能力和攝食技能, 也為以后語言發育打好基礎。 半歲左右寶寶進入味覺敏感期, 及早添加輔食讓寶寶接觸多種質地或味道的食物, 對日后避免偏食挑食也有幫助。 無論哪種喂養方式, 到了6個月, 都必須添加輔食了。

過去人們一直習慣于將蛋黃碾碎、用水調成糊狀來作為嬰幼兒輔食添加的首選, 用以補充鐵。 但在第二屆中國兒童保健高層論壇上, 專家一致認為, 蛋黃中的鐵并不容易被小嬰兒吸收, 過早添加反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研究室博士關宏巖介紹, 國外家長的做法是等嬰兒1周歲以后再給吃蛋黃,

Advertisiment
因為此時蛋黃對身體營養的補充才會真正達到效果。

為寶寶添加的第一種食物應是強化鐵的嬰兒米粉, 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混合谷物, 谷物開始時應稀薄。 理想的米糊是用湯匙舀起傾倒能成煉乳狀流下, 如成滴水狀流下則太稀, 難以流下則太稠。 米粉可混合菜泥、果泥等一起喂給寶寶。

必要時可補充鐵劑。 鐵劑的補充一定要遵醫囑, 同時注意維生素C的攝入, 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 因此可以補充一些蔬菜汁、果汁。 繼續遵醫囑, 按時補充魚肝油。

注意事項

1.一定要保證每天至少900毫升左右的奶量。 寶寶的很多營養還要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 不要因為輔食的攝入而影響了奶的攝入, 果汁一天不超過50毫升。

2.本階段為輔食添加的初級階段。對于易引起過敏的蛋黃,可在喂食米粉、蔬菜(水果)汁(泥)一個月后添加。若有過敏反應則可推遲至7、8個月以后再加。

3.不要給寶寶用奶瓶躺著吃米粉,因為不僅會使寶寶嗆著,而且還不容易控制寶寶的食量,造成吃得太多。最好使用勺子、杯子或碗,取坐位喂食。

4.給寶寶的蔬菜汁和果汁一定要自己做,而不能用市售的鮮果汁代替。開始飲用時量要小,加水要多,適應后再逐漸增加濃度。現做現吃,不給寶寶吃剩的。食物性狀從汁逐漸過渡到泥。

5.酌情喂水。

食譜推薦

母乳或配方奶:每日4~6次或每日840~960毫升。

強化鐵的嬰兒谷物:單種谷物逐漸從1~3湯勺加量到5湯勺,用母乳或配方奶調制。

水果、蔬菜:1~2湯勺,每日1~2次,汁或泥糊狀。

蛋白食物:1~2茶匙,每日1次,湯汁或泥糊狀。

制作:

1.西紅柿汁:將成熟新鮮的西紅柿洗凈,用熱水燙后剝去皮,然后切碎,再用清潔的雙層紗布把西紅柿包好擠出汁,或用水果擠壓器壓出汁,用溫開水將西紅柿汁稀釋至少一倍。

2.蔬菜汁:取少許新鮮蔬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等,洗凈切碎,放入小鍋中,放少量水(一碗菜一碗水)煮沸,再煮3~5分鐘。放置至不燙手時把汁倒出來,即可喂食。

3.蘋果泥:蘋果切開,用匙輕輕刮下泥狀物即可。

4.香蕉泥:香蕉去皮在盆內用匙攪爛即成香蕉泥。

5.菜泥:將新鮮蔬菜洗凈去菜筋,切碎加少許水,在鍋內旺火急炒,或在鍋內蒸或煮爛后用匙研碎,加少許油。

6.米粉沖調:在已消毒的寶寶餐具中加入1份米粉,量取4份溫奶或溫開水,溫度約為70℃;將量好的溫奶或溫開水倒入米粉中,邊倒邊用湯匙輕輕攪拌,讓米粉與水充分混合。倒完奶或水后千萬別忘記要先放置30秒讓米粉充分吸水,然后再攪拌;攪拌時調羹應稍向外傾斜,向一方向攪拌;如有結塊顆粒,可邊攪拌邊用調羹將結塊壓向碗壁,以便壓散結塊。

7~9個月

營養建議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機體對營養素的需要量逐漸增多。加上寶寶消化系統功能的不斷發育,小寶寶食量增加,對食物的種類和性質也有新的要求。

7~9個月寶寶可以在添加米粉、菜泥、果泥的基礎上,再增加煮爛的面條、蛋黃、肝泥、豆腐、動物血、肉泥(末)等,還可以增加胡蘿卜、鄂梨、南瓜、白薯、芋頭和土豆等蔬菜和更多的水果,用以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

7~9個月左右,寶寶已開始學著用手抓東西吃了。會把所有自己能抓到的東西都往嘴里送,這也是寶寶準備好嘗試更多種食物的另一個標志。這時候,爸媽可以給寶寶一些他能用手抓著吃的東西,最開始可以煮白薯、土豆、胡蘿卜、菜花、蘋果和梨等,還可以準備面包棒、饅頭片、手指餅等質地較粗的食物,這些質地較粗糙的食物對8個月左右萌牙期的寶寶非常有益。長牙是寶寶發育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咀嚼是一個必須學習的技巧。如果寶寶沒有機會學習如何咀嚼,日后他們可能只會吃質感細膩的食物,難以接受其他食物。所以,增加質地較粗糙的食物,寶寶不但可以自己練習吃東西,還可以增強對輔食的興趣。

注意事項

1.寶寶的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吃更稠一些的,甚至可以有一些小果粒,品種也要盡量增加。

2.蛋黃添加初始,可以從四分之一起,一周左右增至三分之一,而后半個直到一個。不應將蛋黃泥加在奶瓶中給寶寶喂食,這容易引起寶寶食欲減退。可以放在碗中,用勺喂食。

3.肉類添加時,可先喂雞肉、羊肉,再喂牛肉,最后喂豬肉和動物肝臟。雞肉、羊肉、牛肉無論從蛋白質含量來說,還是從微量元素、維生素的含量來看,均高于豬肉,而且肉質也較豬肉細膩。此外,豬肉在各種肉類當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達20%以上,而寶寶對脂肪的消化能力還很弱。動物肝臟含鐵豐富,但由于動物肝臟具有解毒作用,因此肝臟內肯定會有一些毒素存留,而且動物肝臟顆粒較粗糙,膽固醇含量高,故寶寶不宜多吃。

4.1歲以內寶寶輔食最好不放鹽,給寶寶做飯不妨在菜中加上一些水果調味兒,像蘋果和葡萄。如:雞肉和白薯,可以加上幾個去皮兒的甜葡萄一起打碎。若放鹽,一定要少,比成人味覺要淡。因為寶寶腎功能發育不完善,沒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過多的鈉,時間長了就會損害腎臟,同時過多的鈉能使體內水分潴留,使血量增加,血壓上升,心臟負擔加重。

5.提供給寶寶手抓食物吃的機會。進餐時爸媽可以給寶寶洗凈雙手,穿上罩衣,坐在兒童餐椅上,任其抓取食物往嘴里送。寶寶會吃得津津有味,進而增加對食物的興趣。當然,爸媽也應為餐后打掃“戰場”而“樂此不疲”,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封殺了寶寶自己進食的機會。

6.適當喂水。

食譜推薦

母乳或配方奶:每日3~5次或600~800毫升。

強化鐵的嬰兒谷物:5~8湯勺,與配方奶混合。

水果:2~4湯勺,泥糊狀,每日2次。

蔬菜:2~4湯勺,泥糊狀,每日2次。

肉等:2~4湯勺,嫩、剁爛,泥狀,每日2次。

果汁(維生素C強化):60~180毫升,自制,用杯飲用。

固體食物:餅干、混合的手指樣食物、烤面包片等。

制作:

1.蛋黃奶:將雞蛋煮熟后,取蛋黃,加母乳、配方奶或水攪拌至糊狀即可食用。

2.蛋黃土豆泥:在研成的土豆泥中加入煮熟的蛋黃,再研碎攪拌均勻,上火蒸5分鐘即可。

3.南瓜羹:將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倒入肉湯煮。邊煮邊將南瓜搗碎,煮至稀軟。

4.魚泥:將收拾好的魚切成小塊后放入水中煮,除去魚刺、魚皮后,將魚肉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淀粉調勻后放入鍋內,煮至糊狀即可。

5.肉末:選用新鮮的瘦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均可),剁成肉末,加調味品上鍋蒸爛,研成細末即可。

6.肝泥:把豬肝或雞肝洗凈放在水中煮,除去血水后換水煮10分鐘左右,把肝外皮剝去,用勺子研成泥狀,再加調料即可。

10~12個月

營養建議

寶寶到了10~12個月,從爬逐漸開始學會站立、行走,活動范圍不斷加大,活動量增加,營養需要越來越多。此時消化功能也漸漸發育完善,乳牙數增多,可接受多種新食物。但母乳、奶類仍為其主食,每天至少保證600毫升以上的奶量。

輔食品種:輔食品種可更加豐富,軟飯、面條、饅頭、面包、碎肉、雞蛋羹、魚、豆制品、碎菜等都可以食用。最好不吃或少吃泥、糊狀食物,而以粗顆粒和丁丁狀食物代替,如土豆丁、胡蘿卜丁、豆腐丁等,以利于寶寶咀嚼功能的訓練。注意蔬菜不要切得太碎,以便讓孩子選擇不同形狀、顏色的食物,形狀可愛的食物可以刺激食欲,比如一個小刺猬形狀的豆包比一般普通的豆包更能引起寶寶的食欲。因此,在這個時期給寶寶食用的食品應在外表上看起來比較美觀、有趣,以便吸引寶寶。

小點心:輔食中可適量加小點心以增加寶寶進食樂趣,同時以增減小點心的品種和量作為調控營養和熱量的手段。用富有能量、蛋白質食物幫助食量少、瘦小的寶寶增加體重,用低熱量食物給胃口大的寶寶充饑,防止寶寶體重增長過快。給寶寶補充小點心都要以不影響寶寶的正餐為準。

自己進餐:寶寶長到10個月,隨著手部骨骼、肌肉的發育,握力增強,能握住勺子,此時爸媽可以讓寶寶嘗試自己學著用勺吃飯。爸媽適當扶著寶寶的手,幫他把食物放進嘴里。同時,勺子與碗、盤子磕碰發出的叮當聲,會令寶寶異常興奮,進而增加進餐的興趣。

固齒食物:10個月的寶寶,乳牙已經萌出4顆左右,消化能力也比以前增強。寶寶長牙時,給寶寶補充必要的“固齒食物”,能幫助寶寶擁有一口漂亮堅固的小牙齒。雖然乳牙的發育與全身組織器官的發育不盡相同,但是乳牙和它們一樣,在成長過程也需要多種營養素。比如,礦物質中的鈣、磷、鎂和蛋白質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維生素中以維生素A、C、D最為主要。

鈣是組成牙齒的主要成分,少了它小乳牙就會長不大。鈣的來源比較豐富,以乳和乳制品為最佳,這些食物不僅含鈣高,而且極易吸收。

磷能讓小乳牙堅不可摧。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廣,肉、魚、奶、豆類、谷類、以及蔬菜內都含有。

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細胞、組織的基本物質。它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各種動物性食物(如肉類、魚類、蛋類等)、牛奶及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尤其黃豆)所含的蛋白質量較多。

維生素A可以維護牙齦組織的健康,魚肝油制劑、動物肝臟、乳類、禽蛋類及有色蔬菜、水果是維生素A的較好來源。

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C存在于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如青菜、柚子、櫻桃、新鮮大棗等。

維生素D促進牙齒發育與鈣化。除了補充魚肝油制劑外,日光照射皮膚可使體內7-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

注意事項

1.飲食規律從3餐2點3頓奶逐漸向3餐2點2頓奶轉變,同時保證一日飲奶不少于600毫升。

2.恰當地搭配食物種類,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

3.在增加了固體食物的同時,需要注意食物的軟硬度。水果類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類、菜類、主食類還應該軟一些,因為此時寶寶的磨牙還沒有長出,如果食物過硬,寶寶不容易嚼爛,容易發生危險。

4.寶寶用手拿東西吃時,旁邊應有成人看護,寶寶吃的時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時候吃東西,以免發生呼吸道異物等意外。

5.不強迫寶寶進食。

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只要給他一些有益健康的食物,任他選擇就好。如果寶寶拒食——緊閉小嘴吧、哭泣、掙扎要逃脫,都表示他已經吃飽了,千萬不要再勉強喂,因強塞硬喂會使寶寶對吃產生反感和抵觸,導致日后發生與進食有關的行為問題。

每添加一種新食物,不要指望一次成功,也不要以為孩子一次、兩次拒吃,就認為孩子不喜歡吃這種食物,今后再也不給嘗用。正確的做法應是經常反復給他嘗試,讓他有個適應的過程,切忌采用硬哄、硬騙、硬逼等方法使孩子吃東西,從而讓孩子對進食、食品產生心理抵觸情緒。

6.增加飲水量。

食譜推薦

母乳或配方奶:每日3~5次或每日600~800毫升。

強化鐵的嬰兒谷物:單種谷物5~8湯勺,用配方奶調制。

水果:3~6湯勺,泥糊狀或小丁狀,每日2次。

蔬菜:3~6湯勺,菜末或碎菜,每日2次。

肉等:3~6湯勺,每日2次,泥(末)狀,家庭制作。

果汁(維生素C強化):60~120毫升(用杯),家庭制作。

固體食物:軟米飯、花卷、小餃子、水果。

制作:

營養魚松

1.魚肉洗凈,放蒸鍋內蒸熟,去骨去皮。

2.炒鍋放油,小火加熱,把魚肉倒入鍋內翻炒。待魚肉香酥時,加少許鹽,再翻炒幾下即成魚松。

寶寶燉菜

1.洋蔥、黃瓜、青椒、茄子都切丁,青椒去籽,西紅柿去皮切丁。

2.炒鍋放油加熱后,先放入洋蔥翻炒,再加入其他蔬菜,翻炒攪拌幾次后,蓋上蓋,用小火燉30分鐘左右至菜爛即可。

鮮肉餛飩

1.將肉末、鹽、蔥末拌成肉餡,把肉餡包在餛飩皮內,指甲蓋大小即可。

2.用肉湯煮餛飩,出鍋前撒上紫菜末。

13~18個月

營養建議

1歲多的寶寶依然應該以乳類為主,和前一階段的變化不是太大,每日至少要保證500毫升左右的奶。寶寶1歲多,媽媽多數都已上班,每日喂哺次數一般也就能保證早晚。隨著喂哺次數的減少,奶水分泌也會越來越少。因此應該進入以母乳為主向以配方奶為主的過渡階段,逐漸增加配方奶的量。

寶寶1歲以后,總體的營養需求量要高于嬰兒期。如果輔食添加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良,通常表現為食欲欠佳、抵抗力弱、運動發育落后、骨骼畸形等癥狀。常見的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于兩歲以內,主要由于維生素B12和葉酸的缺乏,其中單純用母乳喂養又不加輔食者占絕大多數。佝僂病,主要由于飲食長期缺乏鈣和維生素D所致。因此,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盡可能提供寶寶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每天每餐給寶寶的食物品種要盡可能多樣化,食物之間搭配合理,比例合適,烹調方式得當。一周內的食譜盡可能不要重復,以維持孩子良好的食欲和正常營養素攝入。

1歲以后的寶寶,基本上能吃所有的食品:包括吃整個的雞蛋、魚、海鮮及各種蔬菜、瓜果等。但寶寶乳牙還沒有長齊,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也較差,雖然可以咀嚼成形的固體食物,但依舊要吃些細、軟、爛的食物,比如面片湯、餛飩對寶寶比較適合。制作蔬菜時,要將蔬菜切碎,單炒或加在肉末中與飯同時煨煮。

1歲寶寶的各種營養需求:

蛋白質:蛋白質對滿1周歲的寶寶來說,如是人乳喂養者每天每公斤需2克,牛乳喂養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需3.5克的蛋白質,混合喂養兒每天每公斤需4克(此為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標準)。對于1歲半的幼兒,每天大約需蛋白質35克左右,其中動物蛋白應占全天蛋白總量的50%,因為動物蛋白具有較高的生理價值。人乳、肉類、魚類、雞蛋等均屬動物蛋白,其中魚肉、雞蛋所提供的蛋白為優質蛋白。

脂肪:我國兒童營養學家認為,兒童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25~30%為宜。

碳水化合物:1~1歲半的幼兒每天每公斤體重需碳水化合物10克。

維生素每日的需要量:維生素C30毫克,維生素D10微克,維生素E4毫克,維生素A0.3毫克,維生素B10.6毫克,維生素B20.6毫克。

礦物質:鈣600毫克,鐵10毫克,鋅10毫克,硒20微克(1毫克=1000微克),碘70微克。

水: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機體如將體內的水量丟失20%即有死亡的危險性。1~1歲半的幼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需水量應為100~150毫升。

注意事項

1.粗細搭配。此時的寶寶可以吃絕大部分谷物類食物,小米、玉米(富含胡蘿卜素)、谷類(胚芽和谷皮中含有維生素E)應當給寶寶適量攝入。但要注意,谷類中有一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較低,而豆類中富含谷物中缺少的這類營養素,因此在給寶寶搭配食譜時,注意搭配谷物和豆制品,才能達到營養互補的均衡效果。

2.不吃湯泡飯。為了保證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咀嚼能力,盡量不要用饅頭泡湯或米飯里泡湯的方式喂寶寶吃,免得湯水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泡軟的飯食不能剌激口腔分泌唾液來充分分解食物,更不能持久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長此以往,只會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越來越差,造成營養不良。

3.避免油炸、烘烤、煙熏等烹調方法,避免濃烈、刺激性強的調料。

4.色、香、味俱全,以激發食欲。

5.飲食規律基本為3餐2點2頓奶,同時保證一日飲奶不少于500毫升。

6.讓寶寶繼續學習用勺子自己吃飯。

7.保證飲水。

食譜推薦

母乳+配方奶:500毫升,每日2~3次。

肉禽蛋魚類:50~100克。

蔬菜:100~150克。

水果:50~100克。

豆類及其制品:25~50克。

糧谷類:100~150克。

食糖:10克。

油脂:10克。

制作:

胡蘿卜玉米渣瘦肉粥:先將玉米渣煮爛,肉末煸炒,胡蘿卜切碎,放在一起煮熟。

紅嘴綠鸚哥絲面:

1.準備原料:西紅柿、菠菜、豆腐、排骨湯、細面條、蔥。

2.將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掉皮,切成碎塊;菠菜葉洗凈,開水撈一下去草鞣酸后再切碎;豆腐切碎。

3.放入少許油,用切碎的蔥花熗鍋,倒入排骨湯,燒沸。將西紅柿和菠菜葉倒入鍋內,略煮一會兒,再加入非常細的面條,面條軟時即可出鍋。

19~24個月

營養建議

本階段與前一個階段的要求基本一致,乳類依然占主要位置,每日奶量不少于400毫升。逐漸以配方奶取代母乳。如果條件允許,配方奶可食用到3歲以后。一般不主張寶寶3歲前喝鮮牛奶,鮮牛奶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不合適,不易被寶寶消化吸收。不過從現在起,要充分做好從以乳類為主食的食物結構向普通食物結構轉化的準備工作。

1歲半以后寶寶基本上可以吃家里所有的飯,但要注意少加鹽,寶寶的有些飯菜可以和成人的一起做,但要將寶寶吃的部分先取出來,將飯菜切碎或壓碎,在成人吃的那部分再加一些鹽和調料。此時,寶寶應該已經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雖然還會撒飯,但只要堅持就好。

這一時期,寶寶的牙齒正在逐步長出,但尚未完全出齊,咀嚼能力還相對較差,加之胃腸道蠕動及調節能力較低,各種消化酶的活性遠不及成人,因此消化功能仍還未發育完善。食物制作依然要注意碎、細、爛、軟、嫩。

1歲半到2歲期間的寶寶,各方面生長發育仍然非常迅速,營養要求高,加上處于從母乳向配方奶過渡、乳類從主變輔的過渡階段,因此更要注意保證各種營養素及熱能的供應。否則容易使寶寶出現生長緩慢、停滯,甚至營養不良,出現各種營養問題,如缺鐵、缺鈣、缺鋅、缺乏多種維生素、肥胖癥等。

這一時期的寶寶,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與上一階段區別不大,只是寶寶活動量日趨增加,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熱能。如果長期熱能不足,其他的營養素在體內就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寶寶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如組織器官發育不良、體重下降、身體日漸消瘦,寶寶很容易生病。但也不可讓熱能供給量超過身體的消耗,不然就會以脂肪形式貯存起來,時間一久會引起肥胖。

綜合以上幾點,寶寶的膳食盡可能要做到平衡,品種多樣化,粗細、葷素、干稀合理搭配);合理安排各餐,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各類食物比例適當、量適宜。

注意事項

1.養成3餐2點2頓奶的飲食規律,一日飲奶不少于400毫升。

2.配方奶代替母乳,要循序漸進。

3.做到平衡膳食。

4.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5.保證飲用足夠的水。

食譜推薦

配方奶+母乳:400毫升,每日2~3次。

肉禽蛋魚類:50~100克。

蔬菜:100~150克。

水果:50~100克。

豆類及其制品:25~50克。

糧谷類:150~180克。

食糖:10克。

油脂:10克。

制作:

紅薯雞蛋粥

原料:紅薯1/6塊,雞蛋1個,牛奶2大匙。

將紅薯去皮,燉爛,并搗成泥狀。將雞蛋煮熟之后把蛋黃搗碎。紅薯泥加牛奶用文火煮,并不時地攪動,粘稠時放入蛋黃,攪勻。

苦瓜綠豆湯

原料:苦瓜100克,綠豆50克,白糖50克。

將苦瓜洗凈,剝開去瓤,切成條,與綠豆同煮成湯即成。涼后飲湯吃豆及瓜,飲湯時可加白糖。湯甜帶微苦,清涼可口。用苦瓜與粳米煮粥也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防治暑天癤腫。

蘿卜燉羊肉

原料:羊肉,胡蘿卜,蔥,生姜,鹽。

羊肉洗凈,切成小塊。蔥、生姜洗凈,切成段和片。鍋內加水,加入蔥段、生姜片和羊肉塊,燒至水沸后撇去表面上的泡沫,改成小火燉約3小時,至羊肉熟爛。白蘿卜、胡蘿卜均切成小塊,放入煮羊肉的鍋內,燉15~20分鐘,加鹽調味。

溫馨提示:

文中所提的輔食添加的時間、順序、食物種類,只是給家長提供一個參考。具體到每一個寶寶,還要結合寶寶個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調整輔食種類和數量,切不可機械照搬。

輔食添加的12項說明

每一個寶寶的個體情況都是不同的,在輔食添加上爸媽一定要結合寶寶的自身狀況來合理調整。下面就給爸媽提供幾項參考指標,方便您靈活掌握。

輔食添加的時間

1.寶寶的體重要足夠。

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

2.寶寶已有吃不飽的表現。

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喂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于饑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后出現生長加速期時,一般被看作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3.寶寶的發育漸趨成熟。

寶寶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后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喂食的情況。

4.寶寶表現出想吃東西的行為。

如別人在他旁邊吃飯時他會感興趣,他可能還會來抓你的勺子、搶筷子、吧嗒嘴、流口水等,說明他對吃飯有了興趣。

5.伸舌反射消退。

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喂輔食時,他常常會把剛喂進嘴里的東西吐出來,出現這樣的情形父母便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伸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后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于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6.寶寶出現嘗試吃東西的行為。

如果當爸爸媽媽舀起食物放進寶寶嘴里時,他會嘗試著舔進嘴里并咽下,他笑著,顯得很高興、很好吃的樣子,說明他對吃東西有興趣,這時你可以放心給寶寶喂食了。

輔食添加的規律

1.選擇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遇到寶寶身體不適,立刻停止添加。

2.種類上要適應一種后再加另一種,應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動物”的順序來添加,從一個種類過渡到另一個種類的時間可以是一兩周。

3.質地上從稀到稠、從細到粗。應按“液體(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濃米糊、菜泥、肉泥、魚泥、蛋黃等)—固體(如軟飯、爛面條、小饅頭片等)”的順序添加,慢慢從一種質地過渡到另一種質地。

4.數量上應按由少到多的順序,一開頭只是試吃,在喂奶之后試吃一點,然后逐漸增加。

5.吃流質或泥狀食品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

6.輔食要鮮嫩、衛生、口味好,以天然清淡為宜。

2.本階段為輔食添加的初級階段。對于易引起過敏的蛋黃,可在喂食米粉、蔬菜(水果)汁(泥)一個月后添加。若有過敏反應則可推遲至7、8個月以后再加。

3.不要給寶寶用奶瓶躺著吃米粉,因為不僅會使寶寶嗆著,而且還不容易控制寶寶的食量,造成吃得太多。最好使用勺子、杯子或碗,取坐位喂食。

4.給寶寶的蔬菜汁和果汁一定要自己做,而不能用市售的鮮果汁代替。開始飲用時量要小,加水要多,適應后再逐漸增加濃度。現做現吃,不給寶寶吃剩的。食物性狀從汁逐漸過渡到泥。

5.酌情喂水。

食譜推薦

母乳或配方奶:每日4~6次或每日840~960毫升。

強化鐵的嬰兒谷物:單種谷物逐漸從1~3湯勺加量到5湯勺,用母乳或配方奶調制。

水果、蔬菜:1~2湯勺,每日1~2次,汁或泥糊狀。

蛋白食物:1~2茶匙,每日1次,湯汁或泥糊狀。

制作:

1.西紅柿汁:將成熟新鮮的西紅柿洗凈,用熱水燙后剝去皮,然后切碎,再用清潔的雙層紗布把西紅柿包好擠出汁,或用水果擠壓器壓出汁,用溫開水將西紅柿汁稀釋至少一倍。

2.蔬菜汁:取少許新鮮蔬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等,洗凈切碎,放入小鍋中,放少量水(一碗菜一碗水)煮沸,再煮3~5分鐘。放置至不燙手時把汁倒出來,即可喂食。

3.蘋果泥:蘋果切開,用匙輕輕刮下泥狀物即可。

4.香蕉泥:香蕉去皮在盆內用匙攪爛即成香蕉泥。

5.菜泥:將新鮮蔬菜洗凈去菜筋,切碎加少許水,在鍋內旺火急炒,或在鍋內蒸或煮爛后用匙研碎,加少許油。

6.米粉沖調:在已消毒的寶寶餐具中加入1份米粉,量取4份溫奶或溫開水,溫度約為70℃;將量好的溫奶或溫開水倒入米粉中,邊倒邊用湯匙輕輕攪拌,讓米粉與水充分混合。倒完奶或水后千萬別忘記要先放置30秒讓米粉充分吸水,然后再攪拌;攪拌時調羹應稍向外傾斜,向一方向攪拌;如有結塊顆粒,可邊攪拌邊用調羹將結塊壓向碗壁,以便壓散結塊。

7~9個月

營養建議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機體對營養素的需要量逐漸增多。加上寶寶消化系統功能的不斷發育,小寶寶食量增加,對食物的種類和性質也有新的要求。

7~9個月寶寶可以在添加米粉、菜泥、果泥的基礎上,再增加煮爛的面條、蛋黃、肝泥、豆腐、動物血、肉泥(末)等,還可以增加胡蘿卜、鄂梨、南瓜、白薯、芋頭和土豆等蔬菜和更多的水果,用以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

7~9個月左右,寶寶已開始學著用手抓東西吃了。會把所有自己能抓到的東西都往嘴里送,這也是寶寶準備好嘗試更多種食物的另一個標志。這時候,爸媽可以給寶寶一些他能用手抓著吃的東西,最開始可以煮白薯、土豆、胡蘿卜、菜花、蘋果和梨等,還可以準備面包棒、饅頭片、手指餅等質地較粗的食物,這些質地較粗糙的食物對8個月左右萌牙期的寶寶非常有益。長牙是寶寶發育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咀嚼是一個必須學習的技巧。如果寶寶沒有機會學習如何咀嚼,日后他們可能只會吃質感細膩的食物,難以接受其他食物。所以,增加質地較粗糙的食物,寶寶不但可以自己練習吃東西,還可以增強對輔食的興趣。

注意事項

1.寶寶的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吃更稠一些的,甚至可以有一些小果粒,品種也要盡量增加。

2.蛋黃添加初始,可以從四分之一起,一周左右增至三分之一,而后半個直到一個。不應將蛋黃泥加在奶瓶中給寶寶喂食,這容易引起寶寶食欲減退。可以放在碗中,用勺喂食。

3.肉類添加時,可先喂雞肉、羊肉,再喂牛肉,最后喂豬肉和動物肝臟。雞肉、羊肉、牛肉無論從蛋白質含量來說,還是從微量元素、維生素的含量來看,均高于豬肉,而且肉質也較豬肉細膩。此外,豬肉在各種肉類當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達20%以上,而寶寶對脂肪的消化能力還很弱。動物肝臟含鐵豐富,但由于動物肝臟具有解毒作用,因此肝臟內肯定會有一些毒素存留,而且動物肝臟顆粒較粗糙,膽固醇含量高,故寶寶不宜多吃。

4.1歲以內寶寶輔食最好不放鹽,給寶寶做飯不妨在菜中加上一些水果調味兒,像蘋果和葡萄。如:雞肉和白薯,可以加上幾個去皮兒的甜葡萄一起打碎。若放鹽,一定要少,比成人味覺要淡。因為寶寶腎功能發育不完善,沒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過多的鈉,時間長了就會損害腎臟,同時過多的鈉能使體內水分潴留,使血量增加,血壓上升,心臟負擔加重。

5.提供給寶寶手抓食物吃的機會。進餐時爸媽可以給寶寶洗凈雙手,穿上罩衣,坐在兒童餐椅上,任其抓取食物往嘴里送。寶寶會吃得津津有味,進而增加對食物的興趣。當然,爸媽也應為餐后打掃“戰場”而“樂此不疲”,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封殺了寶寶自己進食的機會。

6.適當喂水。

食譜推薦

母乳或配方奶:每日3~5次或600~800毫升。

強化鐵的嬰兒谷物:5~8湯勺,與配方奶混合。

水果:2~4湯勺,泥糊狀,每日2次。

蔬菜:2~4湯勺,泥糊狀,每日2次。

肉等:2~4湯勺,嫩、剁爛,泥狀,每日2次。

果汁(維生素C強化):60~180毫升,自制,用杯飲用。

固體食物:餅干、混合的手指樣食物、烤面包片等。

制作:

1.蛋黃奶:將雞蛋煮熟后,取蛋黃,加母乳、配方奶或水攪拌至糊狀即可食用。

2.蛋黃土豆泥:在研成的土豆泥中加入煮熟的蛋黃,再研碎攪拌均勻,上火蒸5分鐘即可。

3.南瓜羹:將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倒入肉湯煮。邊煮邊將南瓜搗碎,煮至稀軟。

4.魚泥:將收拾好的魚切成小塊后放入水中煮,除去魚刺、魚皮后,將魚肉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淀粉調勻后放入鍋內,煮至糊狀即可。

5.肉末:選用新鮮的瘦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均可),剁成肉末,加調味品上鍋蒸爛,研成細末即可。

6.肝泥:把豬肝或雞肝洗凈放在水中煮,除去血水后換水煮10分鐘左右,把肝外皮剝去,用勺子研成泥狀,再加調料即可。

10~12個月

營養建議

寶寶到了10~12個月,從爬逐漸開始學會站立、行走,活動范圍不斷加大,活動量增加,營養需要越來越多。此時消化功能也漸漸發育完善,乳牙數增多,可接受多種新食物。但母乳、奶類仍為其主食,每天至少保證600毫升以上的奶量。

輔食品種:輔食品種可更加豐富,軟飯、面條、饅頭、面包、碎肉、雞蛋羹、魚、豆制品、碎菜等都可以食用。最好不吃或少吃泥、糊狀食物,而以粗顆粒和丁丁狀食物代替,如土豆丁、胡蘿卜丁、豆腐丁等,以利于寶寶咀嚼功能的訓練。注意蔬菜不要切得太碎,以便讓孩子選擇不同形狀、顏色的食物,形狀可愛的食物可以刺激食欲,比如一個小刺猬形狀的豆包比一般普通的豆包更能引起寶寶的食欲。因此,在這個時期給寶寶食用的食品應在外表上看起來比較美觀、有趣,以便吸引寶寶。

小點心:輔食中可適量加小點心以增加寶寶進食樂趣,同時以增減小點心的品種和量作為調控營養和熱量的手段。用富有能量、蛋白質食物幫助食量少、瘦小的寶寶增加體重,用低熱量食物給胃口大的寶寶充饑,防止寶寶體重增長過快。給寶寶補充小點心都要以不影響寶寶的正餐為準。

自己進餐:寶寶長到10個月,隨著手部骨骼、肌肉的發育,握力增強,能握住勺子,此時爸媽可以讓寶寶嘗試自己學著用勺吃飯。爸媽適當扶著寶寶的手,幫他把食物放進嘴里。同時,勺子與碗、盤子磕碰發出的叮當聲,會令寶寶異常興奮,進而增加進餐的興趣。

固齒食物:10個月的寶寶,乳牙已經萌出4顆左右,消化能力也比以前增強。寶寶長牙時,給寶寶補充必要的“固齒食物”,能幫助寶寶擁有一口漂亮堅固的小牙齒。雖然乳牙的發育與全身組織器官的發育不盡相同,但是乳牙和它們一樣,在成長過程也需要多種營養素。比如,礦物質中的鈣、磷、鎂和蛋白質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維生素中以維生素A、C、D最為主要。

鈣是組成牙齒的主要成分,少了它小乳牙就會長不大。鈣的來源比較豐富,以乳和乳制品為最佳,這些食物不僅含鈣高,而且極易吸收。

磷能讓小乳牙堅不可摧。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廣,肉、魚、奶、豆類、谷類、以及蔬菜內都含有。

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細胞、組織的基本物質。它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各種動物性食物(如肉類、魚類、蛋類等)、牛奶及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尤其黃豆)所含的蛋白質量較多。

維生素A可以維護牙齦組織的健康,魚肝油制劑、動物肝臟、乳類、禽蛋類及有色蔬菜、水果是維生素A的較好來源。

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C存在于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如青菜、柚子、櫻桃、新鮮大棗等。

維生素D促進牙齒發育與鈣化。除了補充魚肝油制劑外,日光照射皮膚可使體內7-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

注意事項

1.飲食規律從3餐2點3頓奶逐漸向3餐2點2頓奶轉變,同時保證一日飲奶不少于600毫升。

2.恰當地搭配食物種類,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

3.在增加了固體食物的同時,需要注意食物的軟硬度。水果類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類、菜類、主食類還應該軟一些,因為此時寶寶的磨牙還沒有長出,如果食物過硬,寶寶不容易嚼爛,容易發生危險。

4.寶寶用手拿東西吃時,旁邊應有成人看護,寶寶吃的時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時候吃東西,以免發生呼吸道異物等意外。

5.不強迫寶寶進食。

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只要給他一些有益健康的食物,任他選擇就好。如果寶寶拒食——緊閉小嘴吧、哭泣、掙扎要逃脫,都表示他已經吃飽了,千萬不要再勉強喂,因強塞硬喂會使寶寶對吃產生反感和抵觸,導致日后發生與進食有關的行為問題。

每添加一種新食物,不要指望一次成功,也不要以為孩子一次、兩次拒吃,就認為孩子不喜歡吃這種食物,今后再也不給嘗用。正確的做法應是經常反復給他嘗試,讓他有個適應的過程,切忌采用硬哄、硬騙、硬逼等方法使孩子吃東西,從而讓孩子對進食、食品產生心理抵觸情緒。

6.增加飲水量。

食譜推薦

母乳或配方奶:每日3~5次或每日600~800毫升。

強化鐵的嬰兒谷物:單種谷物5~8湯勺,用配方奶調制。

水果:3~6湯勺,泥糊狀或小丁狀,每日2次。

蔬菜:3~6湯勺,菜末或碎菜,每日2次。

肉等:3~6湯勺,每日2次,泥(末)狀,家庭制作。

果汁(維生素C強化):60~120毫升(用杯),家庭制作。

固體食物:軟米飯、花卷、小餃子、水果。

制作:

營養魚松

1.魚肉洗凈,放蒸鍋內蒸熟,去骨去皮。

2.炒鍋放油,小火加熱,把魚肉倒入鍋內翻炒。待魚肉香酥時,加少許鹽,再翻炒幾下即成魚松。

寶寶燉菜

1.洋蔥、黃瓜、青椒、茄子都切丁,青椒去籽,西紅柿去皮切丁。

2.炒鍋放油加熱后,先放入洋蔥翻炒,再加入其他蔬菜,翻炒攪拌幾次后,蓋上蓋,用小火燉30分鐘左右至菜爛即可。

鮮肉餛飩

1.將肉末、鹽、蔥末拌成肉餡,把肉餡包在餛飩皮內,指甲蓋大小即可。

2.用肉湯煮餛飩,出鍋前撒上紫菜末。

13~18個月

營養建議

1歲多的寶寶依然應該以乳類為主,和前一階段的變化不是太大,每日至少要保證500毫升左右的奶。寶寶1歲多,媽媽多數都已上班,每日喂哺次數一般也就能保證早晚。隨著喂哺次數的減少,奶水分泌也會越來越少。因此應該進入以母乳為主向以配方奶為主的過渡階段,逐漸增加配方奶的量。

寶寶1歲以后,總體的營養需求量要高于嬰兒期。如果輔食添加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良,通常表現為食欲欠佳、抵抗力弱、運動發育落后、骨骼畸形等癥狀。常見的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于兩歲以內,主要由于維生素B12和葉酸的缺乏,其中單純用母乳喂養又不加輔食者占絕大多數。佝僂病,主要由于飲食長期缺乏鈣和維生素D所致。因此,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盡可能提供寶寶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每天每餐給寶寶的食物品種要盡可能多樣化,食物之間搭配合理,比例合適,烹調方式得當。一周內的食譜盡可能不要重復,以維持孩子良好的食欲和正常營養素攝入。

1歲以后的寶寶,基本上能吃所有的食品:包括吃整個的雞蛋、魚、海鮮及各種蔬菜、瓜果等。但寶寶乳牙還沒有長齊,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也較差,雖然可以咀嚼成形的固體食物,但依舊要吃些細、軟、爛的食物,比如面片湯、餛飩對寶寶比較適合。制作蔬菜時,要將蔬菜切碎,單炒或加在肉末中與飯同時煨煮。

1歲寶寶的各種營養需求:

蛋白質:蛋白質對滿1周歲的寶寶來說,如是人乳喂養者每天每公斤需2克,牛乳喂養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需3.5克的蛋白質,混合喂養兒每天每公斤需4克(此為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標準)。對于1歲半的幼兒,每天大約需蛋白質35克左右,其中動物蛋白應占全天蛋白總量的50%,因為動物蛋白具有較高的生理價值。人乳、肉類、魚類、雞蛋等均屬動物蛋白,其中魚肉、雞蛋所提供的蛋白為優質蛋白。

脂肪:我國兒童營養學家認為,兒童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25~30%為宜。

碳水化合物:1~1歲半的幼兒每天每公斤體重需碳水化合物10克。

維生素每日的需要量:維生素C30毫克,維生素D10微克,維生素E4毫克,維生素A0.3毫克,維生素B10.6毫克,維生素B20.6毫克。

礦物質:鈣600毫克,鐵10毫克,鋅10毫克,硒20微克(1毫克=1000微克),碘70微克。

水: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機體如將體內的水量丟失20%即有死亡的危險性。1~1歲半的幼兒每天每公斤體重的需水量應為100~150毫升。

注意事項

1.粗細搭配。此時的寶寶可以吃絕大部分谷物類食物,小米、玉米(富含胡蘿卜素)、谷類(胚芽和谷皮中含有維生素E)應當給寶寶適量攝入。但要注意,谷類中有一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較低,而豆類中富含谷物中缺少的這類營養素,因此在給寶寶搭配食譜時,注意搭配谷物和豆制品,才能達到營養互補的均衡效果。

2.不吃湯泡飯。為了保證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咀嚼能力,盡量不要用饅頭泡湯或米飯里泡湯的方式喂寶寶吃,免得湯水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泡軟的飯食不能剌激口腔分泌唾液來充分分解食物,更不能持久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長此以往,只會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越來越差,造成營養不良。

3.避免油炸、烘烤、煙熏等烹調方法,避免濃烈、刺激性強的調料。

4.色、香、味俱全,以激發食欲。

5.飲食規律基本為3餐2點2頓奶,同時保證一日飲奶不少于500毫升。

6.讓寶寶繼續學習用勺子自己吃飯。

7.保證飲水。

食譜推薦

母乳+配方奶:500毫升,每日2~3次。

肉禽蛋魚類:50~100克。

蔬菜:100~150克。

水果:50~100克。

豆類及其制品:25~50克。

糧谷類:100~150克。

食糖:10克。

油脂:10克。

制作:

胡蘿卜玉米渣瘦肉粥:先將玉米渣煮爛,肉末煸炒,胡蘿卜切碎,放在一起煮熟。

紅嘴綠鸚哥絲面:

1.準備原料:西紅柿、菠菜、豆腐、排骨湯、細面條、蔥。

2.將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掉皮,切成碎塊;菠菜葉洗凈,開水撈一下去草鞣酸后再切碎;豆腐切碎。

3.放入少許油,用切碎的蔥花熗鍋,倒入排骨湯,燒沸。將西紅柿和菠菜葉倒入鍋內,略煮一會兒,再加入非常細的面條,面條軟時即可出鍋。

19~24個月

營養建議

本階段與前一個階段的要求基本一致,乳類依然占主要位置,每日奶量不少于400毫升。逐漸以配方奶取代母乳。如果條件允許,配方奶可食用到3歲以后。一般不主張寶寶3歲前喝鮮牛奶,鮮牛奶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不合適,不易被寶寶消化吸收。不過從現在起,要充分做好從以乳類為主食的食物結構向普通食物結構轉化的準備工作。

1歲半以后寶寶基本上可以吃家里所有的飯,但要注意少加鹽,寶寶的有些飯菜可以和成人的一起做,但要將寶寶吃的部分先取出來,將飯菜切碎或壓碎,在成人吃的那部分再加一些鹽和調料。此時,寶寶應該已經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雖然還會撒飯,但只要堅持就好。

這一時期,寶寶的牙齒正在逐步長出,但尚未完全出齊,咀嚼能力還相對較差,加之胃腸道蠕動及調節能力較低,各種消化酶的活性遠不及成人,因此消化功能仍還未發育完善。食物制作依然要注意碎、細、爛、軟、嫩。

1歲半到2歲期間的寶寶,各方面生長發育仍然非常迅速,營養要求高,加上處于從母乳向配方奶過渡、乳類從主變輔的過渡階段,因此更要注意保證各種營養素及熱能的供應。否則容易使寶寶出現生長緩慢、停滯,甚至營養不良,出現各種營養問題,如缺鐵、缺鈣、缺鋅、缺乏多種維生素、肥胖癥等。

這一時期的寶寶,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與上一階段區別不大,只是寶寶活動量日趨增加,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熱能。如果長期熱能不足,其他的營養素在體內就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寶寶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如組織器官發育不良、體重下降、身體日漸消瘦,寶寶很容易生病。但也不可讓熱能供給量超過身體的消耗,不然就會以脂肪形式貯存起來,時間一久會引起肥胖。

綜合以上幾點,寶寶的膳食盡可能要做到平衡,品種多樣化,粗細、葷素、干稀合理搭配);合理安排各餐,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各類食物比例適當、量適宜。

注意事項

1.養成3餐2點2頓奶的飲食規律,一日飲奶不少于400毫升。

2.配方奶代替母乳,要循序漸進。

3.做到平衡膳食。

4.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5.保證飲用足夠的水。

食譜推薦

配方奶+母乳:400毫升,每日2~3次。

肉禽蛋魚類:50~100克。

蔬菜:100~150克。

水果:50~100克。

豆類及其制品:25~50克。

糧谷類:150~180克。

食糖:10克。

油脂:10克。

制作:

紅薯雞蛋粥

原料:紅薯1/6塊,雞蛋1個,牛奶2大匙。

將紅薯去皮,燉爛,并搗成泥狀。將雞蛋煮熟之后把蛋黃搗碎。紅薯泥加牛奶用文火煮,并不時地攪動,粘稠時放入蛋黃,攪勻。

苦瓜綠豆湯

原料:苦瓜100克,綠豆50克,白糖50克。

將苦瓜洗凈,剝開去瓤,切成條,與綠豆同煮成湯即成。涼后飲湯吃豆及瓜,飲湯時可加白糖。湯甜帶微苦,清涼可口。用苦瓜與粳米煮粥也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防治暑天癤腫。

蘿卜燉羊肉

原料:羊肉,胡蘿卜,蔥,生姜,鹽。

羊肉洗凈,切成小塊。蔥、生姜洗凈,切成段和片。鍋內加水,加入蔥段、生姜片和羊肉塊,燒至水沸后撇去表面上的泡沫,改成小火燉約3小時,至羊肉熟爛。白蘿卜、胡蘿卜均切成小塊,放入煮羊肉的鍋內,燉15~20分鐘,加鹽調味。

溫馨提示:

文中所提的輔食添加的時間、順序、食物種類,只是給家長提供一個參考。具體到每一個寶寶,還要結合寶寶個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調整輔食種類和數量,切不可機械照搬。

輔食添加的12項說明

每一個寶寶的個體情況都是不同的,在輔食添加上爸媽一定要結合寶寶的自身狀況來合理調整。下面就給爸媽提供幾項參考指標,方便您靈活掌握。

輔食添加的時間

1.寶寶的體重要足夠。

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

2.寶寶已有吃不飽的表現。

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喂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于饑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后出現生長加速期時,一般被看作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3.寶寶的發育漸趨成熟。

寶寶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后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喂食的情況。

4.寶寶表現出想吃東西的行為。

如別人在他旁邊吃飯時他會感興趣,他可能還會來抓你的勺子、搶筷子、吧嗒嘴、流口水等,說明他對吃飯有了興趣。

5.伸舌反射消退。

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喂輔食時,他常常會把剛喂進嘴里的東西吐出來,出現這樣的情形父母便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伸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后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于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6.寶寶出現嘗試吃東西的行為。

如果當爸爸媽媽舀起食物放進寶寶嘴里時,他會嘗試著舔進嘴里并咽下,他笑著,顯得很高興、很好吃的樣子,說明他對吃東西有興趣,這時你可以放心給寶寶喂食了。

輔食添加的規律

1.選擇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遇到寶寶身體不適,立刻停止添加。

2.種類上要適應一種后再加另一種,應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動物”的順序來添加,從一個種類過渡到另一個種類的時間可以是一兩周。

3.質地上從稀到稠、從細到粗。應按“液體(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濃米糊、菜泥、肉泥、魚泥、蛋黃等)—固體(如軟飯、爛面條、小饅頭片等)”的順序添加,慢慢從一種質地過渡到另一種質地。

4.數量上應按由少到多的順序,一開頭只是試吃,在喂奶之后試吃一點,然后逐漸增加。

5.吃流質或泥狀食品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

6.輔食要鮮嫩、衛生、口味好,以天然清淡為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