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3歲嬰幼兒動作發展與教育

寶寶的動作發展情況可作為觀察、評估寶寶骨骼、肌肉, 尤其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水準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指標。 換言之, 寶寶的動作發展水準也反映了神經系統的水準, 一旦神經系統發育落後, 必然導致動作發育遲緩。

動作發展正常指標

寶寶動作發展可分為三級:能夠靈活、熟練、協調、準確、穩當地完成動作要求的為1級;經提醒、幫助、不熟練、不連貫地完成動作要求的為2級;只能部分、較差或不能完成的為3級。

1級很好, 需要繼續保持;2級已有差距, 需要提高;3級差距較大, 急待加強。 一般說來, 寶寶各時段的動作發展目標是:

Advertisiment

6個月~1歲:

要求寶寶能用手抓、握、捏、搖、扔、撿、傳遞、敲擊玩具;能獨立翻身和坐穩;能手腳協調地爬行, 能把手下蹲撿物和站立;能在成人保護下學習走路, 並可用手拍或抬腿踢懸掛物;初步獲得平衡、協調和身體控制的經驗, 愉快、積極地參加活動;願意和同伴在同一空間活動。

1~2歲:

要求寶寶能較自如地走路, 平穩地跑步;能自如地蹲下撿大小不同的東西;能較快地爬行;能繞過和鑽過障礙物;會舉手投物、擊物;會滾球、投球和踢球;初步學習動作的平衡、靈活、協調、控制能力及大膽的行為;喜歡與同伴、家長共同活動, 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及親密的感情。

2~3歲:

要求寶寶能自如協調地走、跑、跳;能快速爬行;能低頭鑽過障礙物;能舉手揮臂投物;喜歡參加球類活動;能初步掌握動作的平衡、靈敏、協調以及控制身體動作;能堅持積極、認真、勇敢、大膽地參加體育活動;活動中能基本遵守遊戲規則。

Advertisiment

3~4歲:

要求寶寶能甩動雙臂、手腳動作協調地走, 不扶梯一步一階地走;一個跟一個自然地跑, 或手腳動作協調地向指定方向跑;雙腳跳上跳下, 連續向前跳;手膝著地向前、向後、向側爬;互相滾接大皮球, 向上向前拋物;單腳立, 走平衡木(25釐米~35釐米);滾球、拍球, 使用大型運動玩具;做模仿操, 或按節拍做操。

4~5歲:

要求寶寶能與小夥伴一起整齊地走, 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聽信號變速跑, 變換方向跑;單腳跳, 左右跳, 原地縱跳觸物;手腳協調地攀登, 在攀登架上爬;投准相距二米的目標,

Advertisiment
互相拋接球;平衡地原地轉圈, 在平衡木上做簡單的動作;用幾種方法拍球, 使用多種手頭運動器具;動作準確做操, 按音樂節奏做韻律操和器械操。

5~6歲:

要求寶寶能夠聽信號變換方向走, 按節拍變速走;快跑, 距離為20~30米;跑走並替, 距離為200~300米;助跑、屈膝跳;側躺連續翻, 正側面鑽和手腳協調地攀登;在行進中互相拋接球;用多種器具做平衡動作;練習運動器具的多種玩法, 練習跳繩、推鐵環等技能;能夠與夥伴一起變隊形做團體操。

動作發展異常信號

如果出現以下信號, 提示寶寶動作發展異常, 需要及時向醫生諮詢:

1~3個月:

1.2個月面對面逗引不會笑;

2.2~3個月不注視人臉, 不注視自己的手;

3.3個月俯臥位不能抬頭45度以上,

Advertisiment
不會咿呀發聲, 仰臥位頭眼不能水準追視移動玩具轉動180度。

4~6個月:

1.4個月不會將頭轉向聲源;

2.5個月不會翻身;

3.6個月不會主動拿物體, 對照顧他的人漠不關心, 難以將物品送進口中。

7~9個月:

1.不會獨坐, 不會翻身;

2.不能伸手拿東西;

3.不認識生人和熟人;

4.呼叫名字沒有反應。

10個月~1歲:

1.不會爬;

2.不會扶站;

3.不會扶走;

4.不會用拇食指捏抓小物品;

5.不能用擺手表示再見或拍手表示歡迎;

6.不能有意或無意發“爸爸”和“媽媽”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