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
班裡的老師就皺著眉頭對我說:“這些日子天氣乾燥,
可班裡的有些小朋友就是不愛喝水,
道理說了一籮筐,
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可就是不管用,
班裡的出勤率始終不高,
真拿他們沒辦法。
”
看著老師們無奈的樣子,
我想起了我帶班時發生的一件事。
又是一個乾燥的秋天來到了,
家長們送幼兒回園時,
跟老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麻煩老師讓我的孩子多喝水。
”為了讓孩子喝足夠的水,
我特意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講了飲水的重要性。
喝水時,
別的小朋友都接一大杯水咕咚咕咚地喝,
只有浩浩接了半杯水勉強地喝著。
Advertisiment
當我轉身看別的小朋友時,
曉彤跑過來說:“老師,
浩浩把水全倒進水池裡了。
”我聽了,
心裡一怔,
難道剛才我說的那一大堆話對他就一點作用也沒起?我真想走過去罰他,
讓他當著我的面重新再接一大杯水喝,
可一想,
這又有什麼用呢?他今天當著我的面喝了,
可明天又會怎麼樣呢?正在無奈的時候,
我的眼睛無意中看到了窗臺上那盆打蔫的花,
眼睛一亮,
有辦法了。
自由活動時,
我悄悄地把浩浩叫到窗前,
指著那盆花對他說:“浩浩,
這盆花好像生病了,
你給他看看病好嗎?你看前兩天花還開得特別漂亮呢,
可為什麼現在連花骨朵都耷拉腦袋了?”浩浩很仔細地觀察著,
並用手按了按花盆裡的土,
然後自信地說:“老師,
Advertisiment
你看花盆裡的土都裂縫了。
我看這花肯定是好幾天沒有喝水了,
咱們快給它澆水吧,
要不它會渴死的。
”於是,
我和浩浩一起為花澆了水。
他邊澆邊說:“花你可別死呀,
我一定能給你治好病,
以後我天天給你澆水,
讓你喝得飽飽的,
現在你還渴不渴了?”
一連幾天,
浩浩都是第一個來園,
第一件事就是為花澆水。
這天他興奮地跑到我面前說:“老師你快來看,
花骨朵不死了,
你看它開得多好看呀!”我又叫別的小朋友一起欣賞,
然後不失時機地說:“小朋友,
浩浩天天都不忘給花澆水,
所以小花才得救了,
花呀可感謝浩浩小朋友了,
可是它還有些擔心……”浩浩搶著問:“它擔心什麼?”我故作神秘地說:“它說,
只告訴浩浩一個人。
”浩浩受寵若驚地期待著,
Advertisiment
我走到他身邊,
蹲下身悄聲對他說:“小花可心疼你了!它說,
你天天忙著為它澆水,
都顧不上自己喝水,
嗓子幹得直咳嗽。
它多希望你也和它一樣天天都喝足了水,
這樣就不會生病,
身體長得又高又壯,
你說呢?”他聽了高興地說:“老師你等著。
”說著,
他用水杯接了一大杯水,
大口大口地喝著,
好像他從來沒有喝過這麼香這麼甜的水。
在工作中,
教師會遇到許多類似上面所訴的小事。
如果我們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兒,
並用簡單的說教方式去解決問題,
他們是不會理解和接受的。
相反,
如果我們能站在幼兒的角度,
多想一想,
多問一問為什麼,
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去巧妙地啟發、引導他們,
Advertisiment
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
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立刻被幼兒接受,
我們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
讓他們自己體驗、理解,
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讓他們去實踐。